第一卷 第16章 回城,不走了 (第1/3页)
徐家乱成一团糟的时候,沈月棠已经坐上了回商都的火车。
她买的硬座票,还带有座儿。
跟她坐一起的几个人,跟她一样,也是返城的知青。
年轻人坐在一起,就忍不住聊起来。
“听说今年回城的知青有好几万,可工作机会就那么多,也不知道回去后,猴年马月能排上队分配工作。”
“我是考上了商都的大学,家里让我提前回来。”
“我回来接我爸的班。”
几个人都说完了,都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沈月棠。
沈月棠跟着叹口气,“我也得排队等分配。”
几个人了然的点点头,其中一个短发姑娘提议道,“相逢就是缘,既然我们都是商都人,不如互相留个名字和地址,等以后有什么事儿,咱们也好互相帮忙!”
所有人都欣然同意。
要接班的男同学收到沈月棠的地址,看向沈月棠的眼神更亮了,“沈同志,原来你是农机厂的,我家在隔壁油化厂,以后我们可以经常联系了!”
沈月棠腼腆微笑,她一直表现的很内向,别人也不勉强她多说什么,对方立刻和别人又聊了起来。
其实,沈月棠可以有工作。
徐凛临别时送她的包袱里,除了有一双皮鞋,还有一封介绍信,介绍她去棉纺厂工作的信。
商都的棉纺厂福利待遇好,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都没有机会。
可她还在纠结。
到底要不要承受徐凛的好意。
哐哧哐哧的火车行进声中,窗外的景色也逐渐变得熟悉又陌生。
商都。
她回来了。
……
农机厂家属院一溜儿三四十平米的平房里。
其中一间,就是沈月棠的家。
但这间沈月棠姥爷留下的房子里,却住着沈月棠的爷爷奶奶,二叔二婶,堂妹堂弟。
加上沈月棠父母,一共九口人。
并且在一大家子人里面,需要出一个人下乡的时候,她和堂弟堂妹几乎同样的年龄,却只逼她一个最不该走的人,报了名。
甚至在今年第一场雪时,逼着妈妈住进八人宿舍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