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朝中疑 (第1/3页)
在楚翊和萧清欢达成合作后,官商合营的盐务机构迅速组建并高效运转起来。
萧清欢凭借自己在漠北、北疆和楚翎的人脉与商业经验,将盐场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优化了盐的品质,同时拓展了更多的销售渠道,使得盐的销量大幅增长。
而楚翊则利用朝廷的资源,为盐务机构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打击了周边一些妄图扰乱盐路的小势力,确保了运输路线的畅通无阻。
随着盐税的稳定增长,国库逐渐充实起来,朝廷也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边境战事中。军备得到了更新,粮草供应充足,原本在北方蛮夷面前略显吃力的军队,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开始组织小规模的反击,边境局势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沈如霜眼见楚萧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便联合朝中一些守旧的大臣:“萧清欢一介女流参与朝廷事务,与楚翊合作后获得的巨大权力,是想在暗中谋划重归东宫,我们必须破坏他们的合作。”
一日,一位老臣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的面弹劾楚翊,指责他与商人勾结,扰乱朝纲,使得朝廷威严受损。这位老臣言辞激烈,列举了诸多所谓的“罪状”,引得朝堂上一片哗然。
楚翊心中愤怒,但他深知此时必须保持冷静。他有条不紊地向老皇帝和众大臣解释了与萧清欢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合作以来为朝廷带来的诸多益处。可那些守旧大臣依旧不依不饶,双方在朝堂上争论得面红耳赤。
就在气氛愈发紧张之时,老皇帝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目光深沉地看向楚翊,缓缓开口:“楚翊,你虽言之有理,但此事关乎朝廷纲纪,不可不慎重。你且说说,这与商人合作之举,究竟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
楚翊恭敬地拱手,神色坚定:“陛下,臣以为此乃长久之策。如今局势复杂,北方蛮夷犯境,国库空虚,单靠朝廷传统赋税,实难支撑庞大开支。萧清欢掌控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