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黑市上的稀罕货 (第2/3页)
也要五六千一斤。
有了钱,第一件事情就是买粮。
找了没一会,王川来到上次换粮食的摊位前。
摊主是个老头,年龄大概六十多岁,穿着大棉袄,二棉裤。
面前放着几个装有米面的口袋。
不用票,随便买。
当然,价格也比供销社和县里的粮店贵了一倍。
普通大米和白面,公家定价分别是一斤1毛8和1毛5分钱。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王川分别买了25斤大米和25斤白面。
不是不想包圆,主要是体力不济。
踩着11路公共汽车来县里,回去自然也要坐11路公交车。
买上一两百斤的粮食,然后扛回几十里外的张家屯。
累也能累死王川。
要问为啥不坐真正的长途大公共。
别问。
问就是没有介绍信。
也不知道是哪个孙子提的建议。
去年,联系各公社和县城的公共汽车开始凭介绍信买票。
说是可以有效预防,坏分子和某些不安分的知青逃离居住地。
随后。
王川又买了三斤红糖,三斤白糖,几匹布,还有二十包大前门香烟。
“卧槽!黑市还有这玩意!”
买得差不多了,王川正打算离开,一件稀罕货出现在眼前。
白瓶绿盖。
传说中的大友谊雪花膏。
“啥玩意,十块钱!小伙子,你咋不去抢呢,县里百货商店也才卖2块8毛钱,你这里整整贵了四倍。”
“百货商品里有便宜的雪花膏,你还来这找我磨叽啥?还不赶紧去百货商店卖。”
摊主是个不大的小伙子,鼻子下面留着一撮小胡子。
表情倨傲,神情不屑。
远远瞧着就是一副奸商相。
县里的百货商店确实有雪花膏卖,问题是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到。
先不说这玩意也要票。
每次到货,商店售货员第一时间就会把它们统统买下。
或是自己留着用,或者是转手高价卖给别人。
到货和有货,从来不是一回事。
“同志,这瓶雪花膏我要了,一张大团结是吧?给。”
几个箭步来到摊位前,王川二话不说掏出一张大团结递给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