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 13 第 13 章

13 第 13 章

    13 第 13 章 (第3/3页)

    阮含璋不再言语,认认真真用早膳。

    她不挑食,先吃了一小碗阳春面,然后便又开始吃牛肉萝卜馅的煎饺。

    饺子小巧一个,上面的面皮如纸一般薄,晶莹剔透,下面的底壳煎得焦脆,雪花纹非常漂亮,一口下去又酥又香,好吃极了。

    阮含璋用膳的时候非常认真,表情之诚恳,让原本认真听政事的景华琰都不由看向了她。

    上次景华琰就发现,别看阮含璋很消瘦纤细,但她胃口却不小,而且用膳的时候表情总是很愉悦,看起来真的很幸福。

    越看越饿。

    还有点下饭。

    景华琰放下筷子,侍膳的彭逾颔首,彭逾便端上来两只白瓷莲花碗。

    碗里是金灿灿的笋片和白粥。

    阮含璋没有询问,彭逾便小声道:“才人,这道粥名叫煿金煮玉,您尝尝。”

    名字是真的很好听。

    阮含璋尝了一口,入口是鲜嫩爽脆的春笋,配上香浓的米粥,分外香甜。

    是春日里特有的味道。

    简单却不单薄。

    她一连吃了三口,才对景华琰点了点头:“好吃!”

    景华琰便低低笑了:“你喜欢,以后便让御膳房给你做。”

    堂上的帝妃二人浓情惬意,堂下是脸色越来越黑的忠义伯和老神在在的姚相。

    两人此刻也不再开口,认真用早膳。

    等堂上安静下来,姚相才继续说:“陛下,如今春汛未至,但钦天监昨日上奏,言说两江等地可能有汛情,就在一月之内,朝廷还要提早做打算。”

    忠义伯紧接着开口:“陛下,昨日乌城来报,说鞑靼数次骚扰城防,去年冬日兰特草原遭受百年一遇的雪灾,族人和牲畜死伤无数,如今开春,他们粮食欠丰,逼不得已只能攻城。”

    防汛要银子,守城亦然。

    哪里都要岁银支撑。

    景华琰放下筷子,道:“爱卿们以为呢?”

    姚相起身,躬身行礼:“陛下,鞑靼虽有进犯之举,然如忠义伯所言,鞑靼去年冬日元气大伤,根据探子来报,其族人少了两成,他们原本人数就不足,在这种形势之下是不可能攻破乌城戍边卫的。”

    “毕竟,乌城戍边卫都是精兵良将,若打不过精兵锐减的草原游族,实在说不过去。”

    他说话时,忠义伯没有开口。

    姚相继续说:“陛下,依臣所见,乌城尚能抵御半年,不用增加士兵粮草,待秋日丰收,鞑靼缓解粮灾后大抵不会再来犯。”

    “两江防汛才是最重要的,沿途的占城稻已经开始耕种,若是影响今岁丰收,就麻烦了。”

    忠义伯适才开口:“姚相,乌城的百姓性命就不重要吗?”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景华琰声音冷淡:“两位爱卿辛苦了,回去拟好奏疏,再来回禀。”

    他直接下了逐客令。

    这位陛下同先帝的性格迥然不同,并不是好拿捏的性子,姚相慢慢躬身,拱手行礼:“是,臣告退。”

    “彭逾,替朕送一送两位爱卿。”

    片刻间,金馔堂便只剩下帝妃两人。

    景华琰看向阮含璋:“你可看明白了?”

    阮含璋其实还没吃饱,但景华琰不再动筷子,她也便停住了。

    闻言只是笑道:“臣妾不懂。”

    景华琰也不怀疑,他站起身,对阮含璋伸出手。

    两手相握,阮含璋被景华琰牵着起身,顺着阳光明媚的游廊,一步步往知不足斋行去。

    早晨的长信宫阳光晴好,鸟语花香,一只喜鹊站在蔷薇花丛上,正在欢快鸣叫。

    景华琰的声音在一片春风和煦里响起。

    “党争不断,弊政难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