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 第10章 儿臣与渭南伯相谈甚欢

第10章 儿臣与渭南伯相谈甚欢

    第10章 儿臣与渭南伯相谈甚欢 (第1/3页)

太极宫,立政殿。

    李世民仔仔细细看着陈衍写下的制盐之法,随后感叹道:“子安说得对,这制盐之法听起来很难,做起来其实非常简单。”

    “有了这个,朕就能打破世家对盐的垄断,天下百姓就都能吃得上干净、便宜的盐了。”

    一席话说完,李世民这次却没有等到长孙皇后的回应。

    疑惑地转头看过去,只见长孙皇后正对着一纸诗文怔怔出神

    “观音婢,怎么了?”李世民轻轻握住长孙皇后的手。

    后者这才如梦初醒,忧道:“陛下,臣妾是在想刚刚子安写的诗。”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陛下......子安,一语道尽了天下百姓现状啊。”

    说到最后,长孙皇后长长叹了口气。

    从大隋落幕,到大唐兴起,这期间好像变了很多,沧海桑田,日月轮转,天下已经从姓杨变成了姓李。

    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细究之下,百姓还是那么的苦。

    李世民闻言默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孙皇后说的,他又怎么会不懂呢?

    只是,他有时候真的是无能为力。

    就拿去年大旱来说,当时的李世民为了赈灾,几乎把自己的内帑掏空,导致现在脚上穿的袜子都有破洞。

    长孙皇后更是带着后宫日夜织布,倡导节俭。

    百姓有百姓的难处,他李世民作为天子,也有天子的难处啊。

    长孙皇后意识到自己的话题太过沉重,指着李世民手中的制盐之法,笑道:“二郎,子安是一个好孩子。”

    “他不光有大才,还有大义啊。”

    提起这个,李世民顿时笑了,“确实,朕倒是没想到,陈家三代往上都是武夫,到他这里,居然就变成一个出口成章的文人。”

    “观音婢,你说这稀奇不稀奇?”

    长孙皇后含笑点头,“既然那孩子有大才,二郎何不召他入朝为官?”

    “他心中有大义,想必肯定能做一位好官。”

    “再加上他与高阳马上就要完婚了,以后总不能还跟之前一样无所事事吧?”

    李世民深以为然,“观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