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不能轻敌 (第2/3页)
“根据方面军发来的情报,说关麟征的25师,已经在平汉线集结了?”
“对了,聂政委,关麟征是黄埔一期的,你教过他没有..”
提起黄埔军校的时候,聂政委脸上浮现出一段遥远的记忆,恍若隔世。
“我刚到黄埔时候,是政治部秘书,不管授课的..关麟征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本名不叫做关麟征,叫什么我忘了,他有个同乡叫吴麟征嫌广东太远不想去。他想去又没有同关的护照,于是另外一个好友邓毓玫问关麟征是否愿意去广东投考黄埔军校,如果愿去,只要将护照上的姓吴改成姓关就行了。”
民国这个年代,很多人对姓氏非常看重。
至于名字,改来改去很正常,很多后人感觉很漂亮的名字,都是自己改的。
好些证件,连照片都没有。
好在初创的黄埔军校很理解这类学生的难处,并没有因此为难他们。
“他家境不是特别好,好像路费,都是家里买了房子还是田地凑的,这个人比较实在,打仗勇敢,淡水之战,伤了膝盖,还是在廖仲恺先生帮助下,保住了腿..”
“他当旅长的时候,跟你们红二十五军打过,当时还是旷军长在负责,后来好像跟陈赓也打过..”
“这种出身微寒的将领,没有过硬的军事本事,是到不到师长这个位置的,他这个人,还有一个毛病,说话有时候跟你一样不过脑子..很容易得罪人,不过轮说话的本事,他比你差远了,打仗的话,你们晋冀支队也不会怕他25师,但是我们不能轻敌。”
看见江向阳跟个学生一样,听的很仔细,也许是江向阳问到了他心里荣耀的地方,聂政委就说了好多当初在黄埔的经历,连中山舰事件的始末也说了出来。
江向阳时不时提问,他也就一直耐心地讲,一直从黄埔军校,讲到北伐,讲到南昌起义,讲了半天。
他还感慨的说:“难怪红25军的人,都叫你民国百事通,我这些事,要是讲给其他干部听,没一个爱听的。”
“没有,一军团赖政委就挺爱听的,您看我们死神支队几个干部,都听入迷了。”
江向阳这么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