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模型改进 (第2/3页)
竟然这么年轻,点头说到,“我尽量。”
肖蒙点头,“实验室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杨驰,我不在,他就是这里的负责人。”
杨驰是她收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深得她信任,也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这也是她急于出成果的原因之一,只有这个项目取得突破,她才可能升正教授,拥有博士点,到时候就能直接收杨驰当自己的博士了。
肖蒙没有再多说,连续做了几个小时实验的她转身走出实验室,她得去休息休息了。
专注于一件事时,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先去吃点东西吧。”
杨驰忽然来到陈辉身边,提醒到。
陈辉这才注意到已经十二点多了,他竟然就这样盯着这十几个G的数据看了三个多小时。
“好。”
人是铁饭是钢,陈辉没有拒绝,起身,两人结伴往食堂走去。
“有思路了吗?”
杨驰随意的问道。
陈辉摇头。
当看到这些数据时,陈辉才恍然科研跟做题的区别。
无论是竞赛还是高考,出的题目都是有固定解法和答案的,至少,问题是明确的,让你证明什么,求解什么。
但科研并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即便你拥有一身屠龙术,可龙都没有,你又能屠什么呢?
甚至很多时候,都不一定有答案,这才是最让人绝望的,很可能你研究了几个月,几年的东西,根本就是错的,根本就没有答案!
想要在量级恐怖,如同星空般浩瀚的数据中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不是那么容易的。
“没关系的,这原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你可以先看看相关的论文,我们给袁老师提供的资料里面也有推荐,慢慢来。”
杨驰拍了拍陈辉肩膀。
他的确很着急,但也明白,这急不来。
一直思考问题的陈辉草草吃了午饭,径直往实验室走去。
“你不回去休息一下吗?”
杨驰心情复杂的问道,“好好休息才能保持大脑清醒,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
“你先回去吧,我习惯了,没关系的。”
陈辉拒绝了对方的提议。
杨驰见状也掉转了方向,跟陈辉一起回到实验室,实验室不比教研室,一些仪器和材料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尤其陈辉又是个新兵蛋子,要是发生了什么安全事故,他这个实验室值班人是要负责的,他也不想那样的事情发生。
他现在有些后悔没有坚持让陈辉把实验数据拷贝回去研究。
再次走进实验室,陈辉才注意到,这间实验室大约两百多平,其中一小部分摆放着桌子,是实验人员们临时办公的地方,其他地方则是被各种充满科幻气息的实验设备占据。
“这是放电等离子烧结炉,用于制备高密度纳米晶热电材料,比如硫化铋,通过脉冲电流快速烧结,减少晶粒粗化,最小功率20Kw,最高温度可达2200摄氏度,最大压力通常为20T……”
见到陈辉好奇,杨驰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起来,“这台算是中型炉,产自魔都晨华公司,两百万。”
陈辉暗暗咋舌,好家伙,这做物理实验就是在烧钱啊,跟数学研究似乎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画风。
“这是水热反应釜,用于实现碘掺杂硒化铜等材料的相变调控,通过高压高温环境合成特定晶体结构……”
接下来几天时间,陈辉早出晚归,连论文的事情都放到了一边,全身心的扑到了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模型建立上,期间他也旁边了几次杨驰他们实验。
大家对陈辉倒是很热情,这反倒让陈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已经三天时间了,他还是没有什么思路。
这三天里,他不仅在研究数据,也找来了许多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数学和物理的熟练度都分别提升了2%,但模型的事情依旧一筹莫展。
肖蒙教授团队采用的模型脱胎于Debye-Callaway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声子即晶格振动量子视为气体粒子,通过统计散射事件计算热导率。
他们进行了两次修正,引入了晶界散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