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190章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第190章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第190章 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第2/3页)

,找到光滑解,或者证伪,然后构建新的流体运动架构。

    能够完成求解,建立更精细的湍流模型,对控制等离子体湍流问题自然大有裨益。

    但工程应用与数学不同,正如大家常说的,科学家们至今都不明白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但并不妨碍飞机在天空翱翔。

    陈辉只需要构建出在聚变反应中等离子体湍流的模型,便于调整磁场,消解湍流,让聚变反应持续稳定的运行,便能向聚变发电前进一大步,甚至将设想变为现实。

    但这的确太难,现在的陈辉并没有半点把握。

    宋韫韬赞赏的看向陈辉,他只是简单几句话,对方就想到了这么多,才思敏捷,不愧是少年天才。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没办法建立精准的湍流模型。”

    “因为我们根本没办法观测到高温高压等离子体,没有数据,怎么建立模型呢?”

    这就是理论工作者跟一线工程师之间的区别了,眼前这个少年的确天资纵横,但在聚变问题上,还是有些脱离实际了。

    陈辉愕然,这才想起来,微观粒子都具有量子涨落现象,当你去观测时,自然会对这个粒子产生量子效应。

    简单来说,你观测到的粒子,已经不是你想要观测的粒子状态了。

    既然如此,那他们找自己来是做什么的?

    “我们对你在《数学年刊》发表的那篇论文很感兴趣。”

    宋韫韬显然猜到了陈辉的疑惑,开口说道,“如果能合成耐高温,或者室温超导材料,对整个系统,或许能产生更大的作用。”

    “想要耐一亿摄氏度高温或许不容易,但若是能合成高温超导,甚至室温超导,人造太阳就真能在大地上绽放了。”

    宋韫韬目光灼灼的看向陈辉。

    在超导中,室温是比高温更高的温度,高温指77k,约-196℃,室温约300 K,即27℃,无需依赖低温冷却技术即可应用,若这能合成常压室温超导,不止是可控核聚变,将彻底改变能源传输、医疗成像等领域技术格局。

    当然,目前的技术条件,距离这个目标还太远,但哪怕是能够将当前高温超导的温度提升100K,也足以改变当前可控核聚变的格局。

    宋韫韬看向真空室外的磁场系统,继续说道,“现在光是维持线圈的超导特性,就需要大量昂贵的液氮,一旦温度上升,超导就会失超,反应也只能被迫停止。

    同时因为超导需要超低温,极端温差下机械应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们。

    并且磁场系统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散热问题同样是制约聚变反应持续时间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合成新的液体散热金属材料,同样对我们有巨大的帮助。”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你能继续研究那篇论文!”

    宋韫韬看向陈辉,诚恳的请求到,如今托卡马克装置还有很多难题丞待解决,但若是材料学能够突破,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陈辉没想到宋韫韬找他过来竟然是因为凝聚态物理那篇论文。

    他不由得想到了舒尔茨。

    或许,通过计算机辅助研究合成新型材料,可以试试?

    “有些想法,但还需要验证。”

    陈辉心中琢磨着,但毕竟只是一个方向,他并没有太大把握,自然不敢打包票。

    “如果需要什么帮助随时跟我沟通,我会尽可能帮你解决。”

    宋韫韬大喜过望,原本这只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撒网,没想到陈辉竟然真的有想法,这已经出乎他的预料了。

    “数学问题也可以吗?”

    宋韫韬看向陈辉,有些哭笑不得,“对不起,能力有限,数学问题就别找我了。”

    陈辉也笑了。

    “曹旭,你过来。”

    宋韫韬对一旁忙碌的年轻人招了招手,然后看向陈辉,“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他,他全程在跟着这个项目,如果他不懂的,让他来问我。”

    “没问题,您先去忙吧。”陈辉很有眼力劲的开口说道。

    “那我就先失陪了。”

    说完,宋韫韬转身走出总控室,身为等离子体研究所所长,他自然是很忙的。

    接下来陈辉又跟曹旭了解了一些托卡马克装置的细节,等离子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