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深度思考! (第3/3页)
黑框眼镜大佬也激动起来。
“AI在给出最终答案前,可以先输出一个‘思考大纲’!”
“第一步,拆解问题核心。”
“第二步,检索相关信息并进行筛选。”
“第三步,构建多个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劣对比。”
“第四步,给出最终建议和理由!”
“我们要让用户看到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完整的、有理有据的推导过程!”
苏明在一旁含笑听着。
在周总一行人来之前,他就一直在构想。
如今的事实证明。
是真可行的!
他也很想清晰地看到这些想法融合在一起后,将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见众人说得差不多了,苏明适时开口。
“这就像,我们不只是告诉用户目的地在哪里,而是递给他一张地图。”
“并全程直播我们是如何规划路线、躲避拥堵、最终安全抵达的。”
“也能让用户根据某个节点,让自己的思路同样跟着变通!”
“这种参与感和透明度,前所未有!”
......
“那……”
一直安静旁听的吴佑佑突然举起了手。
他现在也听明白了不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这个小家伙上。
别看人年龄小!
苏先生家的外甥,就没有不离谱的,不能以普通孩子看待!
“AI会不会想错?”
“如果想错了,能不能让我看到它是在哪里想错的?”
这个问题,简单,却直指核心。
周启明和几位技术大佬都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更亮的光彩。
“对啊!”
周启明一拍脑门。
“这才是关键!一个只会给出答案的AI,是冰冷的!”
“哪怕犯了错,你往往也不知道错误在哪里!不好去信任!”
“但如果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也方面人们在获取答案时,更方便和斟酌AI到底是在哪里开始有蹊跷,出了问题!”
“这种思考,还可能让AI意识到自己的错,从而会自我纠正、并且能让你看到它整个纠错过程!”
“这不仅仅更人性化,也是现有技术能实现的!并不是天方夜谭!”
“一旦成了,绝对是AI的一个大升级!”
思路,彻底打开了!
工作室里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一行人围绕着“如何可视化思考路径”、“如何构建纠错反馈机制”、“如何平衡专业性与易懂性”等问题,讨论极为激烈!
各种专业的术语、复杂的算法模型、天马行空却又逻辑严谨的构想,在小小的空间内激荡。
叶星河不知何时,也从楼上走下,在一边旁听。
有意思!
也有启发!
这就跟大佬论道旁听一样,绝对能让人受益匪浅!
......
时间,在热烈的讨论中飞速流逝。
直到墙上的时钟,指向了晚上十一点。
他们才讨论得差不多了!
周启明猛地站起身,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好!那就按大家最后敲定的!”
“我们就把这个功能,命名为——【深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