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他有自己的节奏(第三更!求追读) (第2/3页)
时代弄潮儿。
至于周砚,他没那么大的野心,也没那么大的能力。
时代的一个浪花都可能把他淹死,他现在只想踏踏实实地经营好周二娃饭店,先把账还清,让爸妈和周沫沫过上好日子。
钱要挣,日子悠闲过,他有自己的节奏。
把这小饭店一点点做大做强,赚的一天比一天多,他可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
“146.3元!”
“桀桀桀!”
“又创新高!”
周砚在纸上记下今天的净利润,笑容逐渐反派化,跑步回来洗了澡,开始他每天最爱的记账环节。
今天的营业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88.6元,比昨天增加了五十多元。
这就是名人效应+蹭热度起到的效果,确实显著。
除去今天还给他妈的20元,手里余额有388.74元。
离他还完所有外账,还差299.78元。
今天星期三,还有三天时间,赚够三百就收手。
把捆好的钱放进钱柜,周砚没有急着上楼,而是拿出纸笔开始算盖浇饭的价格。
半个小时后,周砚放下笔,把两张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桶。
价格体系很混乱,没有低价菜作为搭配,盖浇饭的性价比拉不起来。
价格无法下探,也就引不到更多的客人。
即便原本点炒菜的客人愿意吃盖浇饭,对营业额不会有显著增长,反倒会导致饭店的定位变得混乱。
盖浇饭偏向于快餐,而饭店目前的菜品单价相对食堂大锅菜是偏高的,靠着味道锁定了一部分客人。
周砚目前要做的应该是用味道和用餐体验锁定这批高价值客户,靠相对高客单价来保证营业额。
一味追求客人数量,除了让后厨变得更加繁忙混乱,不一定能挣到更多的钱。
目前后厨就他一个人大包大揽,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周二娃饭店能够站稳脚跟,靠的从不是低价,而是味道。
食堂的食材购买价格比他便宜一半,还能拿厂里的补贴,一份回锅肉敢卖五毛五,他怎么跟?
当然,后续如果他能开发出一些更具性价比的菜品,后厨招到合适的帮手,再拓展盖浇饭作为新的增长点也不迟。
周砚要做的,是一个大碗上盖满三样菜,价格控在六毛左右,让客人吃的满意,他还能有一半利润的盖浇饭。
目前饭店菜单上的菜无论怎么组合,价格都不会低于一块钱,基本无解。
账本丢进钱箱,提着上楼。
开店最重要的就是成本和利润核算,必须做取舍,才能经营好一家饭店。
周砚采访过的那些餐饮老炮,成为他开饭店最宝贵的经验包。
躺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