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小画家周沫沫(求追读) (第2/3页)
拿出信纸,又拿出小本本,正襟危坐,开始写信。
“夏瑶: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米花糖你们要是喜欢吃,下次再给你们寄一些。
今天回乡下奶奶家,吃到了树上熟的柿子,好甜,可惜柿子太娇嫩,无法与你分享。
……”
掌握了开头语的周砚,文思如泉涌,在信纸上挥挥洒洒写了三页,主要分享了一些生活中的小确幸。
并对夏瑶在信中对于设计方向上的迷茫,给出了一点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周砚不懂设计,但他在后世见过无数精美、高级、天才的设计,对于一个肩负拍摄、出境、剪辑、还要兼顾广告的百万博主来说,见识是有的。
在这个手绘广告的年代,他给不了她专业的建议,但或许能够给她一点启发。
就像是一场在纸上的延迟对话,周砚觉得还挺有趣的。
“赵嬢嬢和沫沫时常挂念你,让我替她们向你问好。
暂书至此,不复一一。
周砚。”
周砚放下笔,满意点头。
也没想象中那么难嘛。
等墨水晾干,仔细折叠好放入贴好邮票的信封,再填上地址,明天就可以投入邮箱。
这是周砚第一次给别人写信。
有点奇妙,明明还未寄出,却已经在期待回信。
……
第二天天蒙蒙亮,周师傅就出门去买菜。
今天二伯周泽家没杀牛,周杰也不摆摊,都忙着给周浩置办婚宴的事情。
嫂子是隔壁村的,是周浩的初中同学,他去参军前就谈上了,坝坝宴两家一起办,乡厨有很多食材要提前处理,主家今天就得把许多东西都准备齐全。
比如凉菜,明天现卤可来不及,今天就得把肉买回来卤着,味道要泡足,明天切出来装盘刚好合适。
“我听你二嬢说要办三十桌,乡厨不出菜,只做饭,两顿就要收九十块钱,这厨子收费有点高哦。”赵嬢嬢坐在后座上,有些咋舌道。
“一桌三块钱,做两顿,收的也不算贵。”周砚笑着道:“这种宴席,他一个人肯定办不下来,还要带帮工,如果有凉菜师傅还要给凉菜师傅分钱。又要提前一天做准备,还要出锅具、刀具,调料那些估计自己也要备一些,都是成本。”
“坝坝宴不是天天都有的干,寻常乡厨一个月能接两三次就不错了,一般人家十桌左右的也就收三十块钱,一个月下来百来块钱。”
“都出来干乡厨,当个体户了,肯定要比上班多挣点嘛。”
赵嬢嬢听得连连点头,也是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