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 > 第176章 粉碎!妙音儿势力阴谋!危机解决!

第176章 粉碎!妙音儿势力阴谋!危机解决!

    第176章 粉碎!妙音儿势力阴谋!危机解决! (第1/3页)

    长生,成仙……

    哪怕这是刘树义推断出来的,刘树义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没想到,自己原本只在史册和书簿里看到的事,竟然会发生在自己眼前,竟真的有人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飞升与长生。

    不过,杨万里若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疯魔一般的追求长生,那有些事,也就能理解了。

    比如……杨万里舞弊贪污的那么多钱财,都用到了什么地方?

    “袁灵台。”刘树义向袁天罡问道:“炼制丹药,所需要耗费的钱财多吗?”

    袁天罡看着书架上众多的瓶瓶罐罐,脸上难掩惊色,很明显,最了解道门之事的他,也与刘树义一样,猜出了杨万里的目的。

    也明白了刘树义的意思,他点头道:“丹药的炼制,要求极高,想要炼出高品质的丹药,不仅需要品质极高的药材、引子,更需要适合的炼丹炉。”

    “药材引子还好说,就算买不到,也能自己去采,可炼丹炉是没有人售卖的,只能自己找人打造,而炼丹炉因其添加之物的不同,承受的火候不同,适合炼制的丹药品类也不同。”

    “因此种种,只是炼丹炉,就需要大量的钱财去打造,而药材引子更不必多说,有些高品质的药材,根本不是钱财能买下来的。”

    怪不得炼气士服务最多的就是帝王,如此耗费钱财和原料的事,只有帝王能够随心所欲的去做,而不用担心空有丹方找不到药材引子,或者因手头拮据打造不出合适的炼丹炉。

    刘树义看着眼前的瓶瓶罐罐,道:“那炼制这些丹药,你觉得需要多少钱财?”

    袁天罡这次没有着急给出答案,而是仔细辨别了一下丹药,又在心中计算后,才说道:“至少上万贯。”

    “多少!?”

    袁天罡话音刚落,李新春惊愕的声音便陡然响起。

    他瞪大眼睛看着袁天罡,整个人都是懵的:“上万贯?袁灵台,你没说错?就这些瓶瓶罐罐里的东西,需要那么多钱财?”

    袁天罡明白自己的话有多惊人,他想了想,指着刘树义掌心的红色丹药,道:“此丹药名为增寿丹,主药材是千年人参……李县令,你应该知道千年人参有多贵,而且还是可遇不可求,不是有钱财就一定能买得到的。”

    “更别说丹药的炼制,是一件时机与熟练的事,如此品质的丹药,绝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炼出来的,说不得炼废了多少炉,才能偶然成功这一炉,只此增寿丹,所需要的钱财,估计就至少得近千贯了。”

    李新春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也不是没经历过大案,如刘树义之前破解的饷银案,就有足足二十万贯之众,可即便如此,一枚小小瓷瓶里的所谓丹药,就需要上千贯的钱财才能炼制出来,也还是让他感到震惊。

    而更让他大脑嗡嗡直响的,则是杨万里哪里来的上万贯钱财啊!?

    杨氏不是说杨万里两袖清风,十分朴素,连家宅都不修葺,连肉都不吃几顿吗?

    自己刚刚还称赞杨万里是清官,是他们官员学习的楷模,结果……转眼就得知,杨万里随随便便就砸出了上万贯钱财来炼丹,这他娘叫朴素?

    以杨万里目前的俸禄,上万贯钱,他几辈子也赚不到,结果他说砸出就砸出,这能叫两袖清风!?

    一想到自己刚刚对杨万里的称赞,李新春就觉得脸烫的厉害,特别此时刘树义和丁奉都在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自己时,李新春更是想低头找个洞钻进去。

    真是尴尬的,脚指头都快要抠出一座三进出的院子了!

    “杨夫人!”

    李新春怒目看向杨氏,道:“你不是说你家老爷为官清廉吗?那他这炼制丹药的上万贯铜板是哪里来的?”

    “我……”

    杨氏脸上的震惊不比李新春少,她原本苍白的俏脸此时挂满了茫然与不解:“妾身也不知道啊。”

    从书房的门被打开,机关钢针出现开始,书房里的一切,就在不断的刷新杨氏的认知,以至于她竟有一种自己从未来过书房,甚至好像一直都没有认识过杨万里的错觉。

    “妾身完全不知道这些瓶瓶罐罐竟然这般贵重,老爷从未向妾身说过这些……”

    李新春听着杨氏一问三不知的话,气的直跺脚,若不是杨氏的表情不似作伪,而且她相公刚刚惨死,李新春肯定得找她麻烦。

    若非是杨氏,自己岂会这般丢脸……当然丢脸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对案子的认知和判断都被误导了,若非刘树义和袁天罡注意到了这些瓶瓶罐罐,袁天罡还知晓具体价值,他根本就不会知道,一直对外以清廉朴素形象的杨万里,真面目竟完全不同。

    刘树义拍了拍李新春肩膀,示意李新春稍安勿躁,他向杨氏道:“杨夫人,你可知这些瓶瓶罐罐,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杨氏想了想,道:“妾身几个月才会来一次书房,每一次到来,这里的瓶瓶罐罐都会增加几个,或者消失几个,第一次出现瓶瓶罐罐……妾身有些记不得了,应该很早之前就有了,至少得十年了吧。”

    十年……

    这个敏感的数字一出现,顿时让刘树义、李新春与丁奉心中一动。

    李新春和丁奉连忙看向刘树义,便见刘树义眼眸微眯,道:“你可曾问过杨大夫,这些瓶瓶罐罐是什么?”

    杨氏没注意到几人的神情变化,点头道:“妾身曾好奇的问过一次,老爷说他偶尔会身体不适,那是郎中给他配的药。”

    “郎中配的药?”李新春看着满架子的瓶瓶罐罐,冷笑道:“这么多药,还吃了足足十年,他也不怕吃死?”

    杨氏低着头,她以前未曾怀疑过杨万里的话,此刻细想,确实……什么病需要吃十年之久?而且她与杨万里日日相处,也的确没有发现杨万里身体有什么不适。

    刘树义将杨氏反应收归眼底,继续道:“这座院子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杨氏道:“妾身嫁过来那一年,老爷亲自带人修建的。”

    “亲自带人修建?”刘树义眸光一闪:“你是说,杨万里没有将修建院子的事交给下人或管家,而是自己亲自上阵,直到修完?”

    “是。”

    “修建时,你可曾来看过?”

    “没有。”杨氏道:“老爷说书房是他要用的,他费心就可以,其他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不必参与,因老爷看重规矩,很是威严,所以我们都不敢忤逆。”

    “也就是说……杨大夫修建这院子的过程,不仅是你,你们杨府的其他下人,也都没有参与过?”

    “是。”

    听到这里,李新春不由看向刘树义:“刘郎中!”

    刘树义明白李新春的意思,杨万里身为家主,修建一座书房,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