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敕封 (第3/3页)
下去的时候,一股雄浑的生机逸散流转。
男人面色微凝。
本来因为断臂,目盲,导致了被中断的功体,有了重新恢复的迹象,周身气息流转变化,周衍稍稍松了口气,和李镇岳一起为沈沧溟护法。
李隆基看到了那边的动静,眼底神色有些涟漪。
高力士惊愕:“这,这丹药怎么……”
李隆基骂骂咧咧道:“没什么,就当给那小子了。”
他刚刚激怒的时候,说是要拿回来丹药,但是实际上送出去的时候,是真的打算交给沈沧溟的,高力士看着垂老的圣人,张了张口,没有说什么。
这丹药是圣人打算送给王忠嗣的……
如今,到了王忠嗣麾下的亲兵手中,也算是了却圣人心中一个执念了,那边百姓远远注视着李隆基和周衍,周衍和李镇岳商议,需要让百姓立刻离开这里。
刚刚的乱事,急奔,恐惧,消耗了百姓太多的体力。
现在他们精神疲软,又饥渴疲惫,很难组织。
但是必须要在卧佛寺血卵彻底炸开之前,将百姓带走,李镇岳道:“恐怕有些难,魏武帝望梅止渴,也是有梅子可望,如今若可以提振百姓心气,给他们些吃食补充体力。”
“应该还可以走,继续往外走的话,是武功镇。”
周衍道:“武功镇啊,那里,恐怕也不是安全的地方了。”
他将武功镇的情况下告诉了李镇岳,李镇岳缄默,握着横刀,看着卧佛寺,那是大妖以名寺,以人心贪欲汇聚而准备的妖魔,单体玄官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可以说是脆弱可悲。
这数千人,这诸多百姓,要如何自处?
若是血卵之灾未曾改变,那么方圆数百里恐怕都会落了个灾难的下场……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需要先安定百姓之心。
李隆基缄默着挣扎是否调兵,高力士惊呼,沉思的李三郎看到那边的少年道人走出,背剑的少年郎君并指,念诵了什么东西,李隆基能感觉到一股香火气运在流转。
然后玄妙神通变化出来了,那少年道人周围,水,周围的野菜,还有百姓随身的一些粮食飞出来,竟在虚空化作了美食,玄妙不可测度。
百姓见到这样的神通,又吃了热乎乎的食物了,安心下来。
李隆基道:“……好手段。”
民以食为天。
只是这个时候,还在挣扎的李隆基听到声音,转头看过去,看到了许多百姓望着他,一名青年将他的那一份,双手捧着递给李隆基。
“圣人,请用吧。”
周围百姓望着他。
年迈的,已经蹉跎太久的李隆基仰天叹息。
他第二次地找到了周衍。
李三郎道:“我可以想办法联系凤翔那里的兵马,三千精锐骑兵,足以为你开出一条道路,然后,你用泰山公的位格,去镇封那一头血卵中的妖怪。”
这一次,周衍同意了。
双方都要付出代价的,才是合作。
周衍道:“但是凤翔太远,奔过去恐怕来不及。”
李隆基指了指他腰间的琴弦,道:“把这琴弦给我。”周衍摘下,递给了李隆基,李隆基令高力士取一卷纸,纸笔写下敕封,提印在上一压。
周衍感觉到李隆基的人道气运涌动。
那琴弦之上,灵性汇聚,重新化作了那面容黧黑的琴师。
李隆基缓声念诵,道:
“敕封雷海青,天下梨园大总管!”
“奉朕敕令,告知凤翔兵马……”
李隆基背后是百姓,是大唐的百姓,年少的隐忍韬略,壮年的意气风发,老来颓唐,终此一生,皆在这里了,这个苍老的君王终于褪去了老年的自私和自保,在心中放弃了重新夺回大权的机会。
轻声道:
“朕,同意和他们回去了。”
“让他们来‘接驾’。”
来罢!
大唐五十年圣人将在此彻底落幕。
【玄宗感其忠烈,诰封‘天下梨园大总管’,命天下梨园祀之,是为戏神】——莆田飞云祖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