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43章 多线胜利,重炮师的火力!

第243章 多线胜利,重炮师的火力!

    第243章 多线胜利,重炮师的火力! (第2/3页)



    由于炮击的突然,相当一部分鬼子没有充足的时间躲进专门的防炮工事,只能找个最近的工事先躲着。

    然而防御子弹流弹的工事,怎么可能在炮击下坚持太久?

    随着躲避的工事被炮弹一点点炸没,要不了几发炮弹,他们就会完全暴露在炮火之下。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很多人不害怕被一枪毙了,但要是割开他的血管,让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流逝,生命一点点流逝,绝大多数人都承受不了。

    要是蒙住眼睛,割开血管后用水模拟血液流逝,甚至人可能直接被吓死。

    几个躲在残破工事中等待死亡降临的鬼子忍受不了心理折磨,身体蜷缩在一起后,拉响了手雷自爆。

    还有几个被逼疯,直接跑出了掩体,被炮弹炸死。

    丁伟用望远镜远远的看着炮击下的鬼子阵地,不由得感慨道:

    “这仗,就得这么打啊!”

    能用炮弹消灭敌人,就别用战士们的生命去填。

    炮弹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战士们的生命没了就彻底没了。

    生命是无价的,要真赋予它价值的话,一个久经训练的战士,等队伍发展壮大后,就是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要是说一名战士或许价值不高,但要是一名排长,一名连长,甚至是一名营长呢?

    所以说,丁伟宁愿用炮弹去换伤亡,也不愿意为了节省弹药让战士们去冲锋。

    这和陈铭的理念一致,武器弹药不足贵,战士生命最可贵。

    以前缺少弹药的时候,只能用命去拼。

    现在发展起来了,兵工厂的产量也上来了,还用命去拼,那不是白发展了吗?

    反正只要打下了集宁,打通了与远东军联系的通道后,火炮和炮弹还会迎来补给。

    独立支队也不会因为现在消耗了太多弹药而战斗力下降。

    十五分钟后。

    炮击结束,丁伟收起望远镜,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传令部队,压上去,解放集宁!”

    “是。”

    在炮火的掩护下,丁伟部两个营的兵力朝着集宁城压进。

    鬼子在炮火覆盖中损失惨重,一千五百人的鬼子,仅仅剩余八百多名鬼子防守集宁。

    其中还有不少的伤员,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丁伟两个营的兵力,那可是接近两千人的存在。

    由于陈铭限制了部队的编制,丁伟部的番号不够,只能在原有的番号内继续扩充编制。

    就像我军抗战胜利后一样,三个师的番号下,竟然有一百二十万部队。

    一跃发展到48个师的规模(抗战胜利后的谈判,我党在谈判中提出改编48个师。)

    丁伟部的一个营,那可是接近一千人的存在,约等于一个小团了。

    如此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比,加上步炮协同的默契战术,鬼子的反击仿佛风中浮萍,摇摇欲坠。

    仅仅半个小时,丁伟部两个营就从多线突破了集宁外围的防御,顺利攻入城中。

    一场巷战打响!

    丁伟派出了一个突击连当排头兵,率先冲进了城内街道。

    这支突击连,手里拿的是之前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样品,经过陈铭的检验后决定暂时封存该版本,没有启用。

    但生产出来的枪支不可能不用,陈铭将这些枪分给了丁伟一百多支,何建新一百多支,作为突击队的武器。

    这款仿制枪虽然可靠性比较差,维护较复杂,但射击的时候却一点不差。

    在巷战中,半自动步枪的火力远远强于传统栓动步枪。

    乱战中,大量的鬼子死于这款未命名的仿制枪枪口下。

    集宁的鬼子迅速败亡,伪军也被大量消灭,炮火覆盖之下,炮弹可不会区分你是不是要投降。

    残存下来的伪军,被吓得肝胆具裂,麻溜的选择了投降。

    至此,从炮击到结束,共计耗时五个小时,一如独立支队的作战风格,打城市都是按小时计数。

    何建新部同样进攻得很顺利。

    作为独立支队战斗力最强,火力最富裕的一个加强大队。

    这次他手下可是有两个107火箭炮连,一个150毫米重炮连,两个本部的炮兵营。

    如此富裕的火力,对比丁伟,孔捷可富裕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打归绥还有什么好说的?

    炮火覆盖就完事了。

    穷的时候战术穿插精准计算,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