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擅长大兵团的参谋长来了! (第2/3页)
,也笑了起来。
几位首长心中在思考陈铭刚刚所说的编制的战略作用。
过了一会儿之后,陈铭如今的直属首长开口说道:
“关于这个炮兵支队,我个人是同意的,不过具体情况还得经过后面讨论和批准。”
陈铭闻言并不意外,毕竟是一个炮兵支队的编制,哪能打包票啊。
不过以陈铭目前的情况来说,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会出什么意外。
“对了领导,我们装备上这批火炮后,原本换下来的山炮营,还有这次察绥战役缴获富裕的三千多匹马,准备上缴到总部。”
“咱们的纪律是一切缴获要归公嘛,把富裕的武器上缴,分到其他需要的部队当中去。”
“独立支队原有的这个山炮营,因为重量较轻,更适合山地作战,我想上缴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还有这次缴获的三千多匹马,如今骑兵支队的编制已经够用了,再增加就显得有些冗余。”
“我这里养起来也比较费劲,想请总部分担分担。”
陈铭笑着说道。
对于山炮营,多为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山炮,重量较轻,更适合山地作战。
而日后独立支队的主要作战地区将会在绥热察三省乃至于东北地区。
这些山炮的作用就不大了。
而且陈铭手上还有32门120迫击炮,射程达到了5700米,对比鬼子的山炮都差不了太远。
可以完美的替代山炮营的作用。
远程的有榴弹炮,野炮,中程的有火箭炮,120迫击炮。
步兵近距离支援武器有82毫米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掷弹筒等。
如此完善的体系之下,这个山炮营在独立支队内的作用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还不如直接交给总部处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至于缴获的三千多匹马同样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以前咱们是缺马匹,李云龙对于一个骑兵营都能宝贝的不行,甚至旅长都要来打秋风。
而现在,陈铭却因为马匹太多而烦恼。
以骑兵支队的编制,如今三个骑兵大队已经够用了。
加上特种支队的一个骑兵大队,独立支队几个大队配备的骑兵部队。
陈铭手上的骑兵编制,已经富余很多了。
甚至陈铭都在考虑削减一些骑兵部队的编制。
而这次许得胜在绥远,察哈尔等地追着伪蒙骑兵打,缴获了三千多匹马。
又再次让陈铭犯愁,养起来都不好养,还不如直接上缴给总部分配。
到时候是组建辎重运输部队,还是骑兵支队都由总部决定。
为首的首长听完陈铭的话,立马笑了起来。
“行,既然你有需求,那总部就帮你处理了。”
他很高兴,心想旅长的“恭喜发财”还是好用啊。
三千多匹马,一个拥有16门山炮的山炮营。
这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别看陈铭现在手上动辄一两百门火炮,就觉得16门山炮不重要。
16门山炮,对于我军来说,是除了独立支队以外三分之一的山炮总量了。
战神就曾经说过,“宁可牺牲步兵一个连,也不能丢掉一门炮”。
可见对于我军来说,一门山炮对于我军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而独立支队在拿到这批苏械火炮之前,远程火炮也就这16门山炮加上4门150毫米榴弹炮。
至于三千匹战马,够李云龙打十个万家镇,也够旅长恭喜发财十次了。
确定好山炮营和马匹的处理方式后,陈铭在饭桌上提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领导,咱们四分区马上就要整编了,范围一下子扩大到几个省,实在是太缺人才了。”
“您看看总部能不能给点支援,帮助我们更快的形成战斗力。”
陈铭开口说道。
接下来的时间,陈铭准备将独立支队的一批干部送回后方学习深造。
一方面是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底蕴。
另一方面则是为他们铺路。
比如丁伟,当初因为李云龙的事情,丁伟被截住了,没有顺利回到后方学习。
这次正好趁着冬季鬼子无法发动大战,回后方学习几个月,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