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陈铭考教新参谋长! (第3/3页)
6吨火药。
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需要张万和去动员加大生产。
例如火药的原材料调配需要增加,钢铁厂的材料供给和工人也需要增加。
加上其他武器的生产,都需要张万和来协调。
不过现在根据地很大,同时因为部队强大,根据地稳定。
物资的调配效率更高,可以依靠火车来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
同蒲铁路以前鬼子的生命线之一,被独立支队截断后,也成了独立支队运输血液的动脉!
同时冬天到了,到了农闲的时节,陈铭可以发动大量的老百姓支援生产,人力方面不用担心。
这就是一个稳定后方的好处,无论是效率还是生产,都比一个不稳定的地方要强无数倍。
而我军在敌后战场抗战,鬼子无法让占领区变成一个稳定的后方。
无法以战养战,最终陷入资源匮乏,入不敷出的败境。
陈铭和张万和进行沟通后,张万和同样做出了保证,保证完成陈铭交给他的任务,打好这一场“后勤攻坚仗”。
来了独立支队后,这么富裕的“仗”他还是第一次打。
群众基础深厚,物产丰富,稳定度高,家底也雄厚。
让张万和都感觉有些不真实了。
“之前就听说独立支队跟个土财主似的,富得很。”
“以前我老张为了几箱手榴弹都要和下面干部扯半天,他们还以为我老张不想给,留着下崽呢。”
“要真有那么多,我能不给吗?实在是穷得没办法啊。”
“现在好了,批个百八十箱手榴弹,我老张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
张万和在办公室内看着独立支队的家底情况,不禁感慨道。
当然,他口中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只是说说。
扣惯了的人,更明白武器弹药的可贵。
感慨完后,张万和开始工作了。
按照陈铭的命令,动员人力进行资源调配,产量提升。
为明年的硬仗做好后勤保障。
真不愧是陈铭从老师长手里要过来的人才,业务能力就是强。
把偌大的根据地,无数问题抽丝剥茧般梳理好,逐一处理完毕。
417兵工厂下火药第一分厂的原料供应,钢铁第二分厂的工人招募补充,运输队的骡马调配等等问题。
全都经过张万和的手处理完毕了。
他的任务就只有一个,不计成本的动员,提高兵工厂的产量,为明年的大战做好保障!
考察完后,刘参谋长对于独立支队的情况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
兵力情况,武器弹药情况,部队分布情况,部队任务等等都有了具体的了解。
而陈铭也开始了对参谋长的业务考察。
“咱们现在把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围困在了包头。”
“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包头的鬼子坦克无法出动,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而根据情报显示,热河出现了两个鬼子关东军的师团,华北的鬼子也在进行了物资调动。”
“这明摆着明年他们要对咱们动手了,到时候保守估计可能出动三个师团。”
“加上包头的战车第三师团,到时候咱们将要面对最少四个鬼子师团。”
“要是鬼子魄力大一点,五个六个师团也不一定。”
“这种情况下,我的大参谋长,你有什么看法?”
陈铭在指挥部内,朝着参谋长考教道。
虽然自己的这个参谋长在后面的表现非常出色。
但现在嘛,情况不一样了,少了一些经历,不知道能力能不能打到陈铭的要求。
毕竟不同时期的人,能力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就拿三年前的陈铭来说,当时他只是一个区小队的队长,让他指挥大兵团作战,那绝对是两眼抹黑。
可经历了三年时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慢慢学习成长,如今的他早就今非昔比了。
指挥独立支队的主力加上根据地内的地方武装和民兵,不说能有多号,但起码能做到心里有数,不会乱。
而刘参谋长听着陈铭分析的局势,知道对方在考教自己。
自己想要获得陈铭的认可,就看自己这次的回答了。
于是经历深思熟虑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按照目前的形势,我认为”
PS:今天我生日,算是与国同庆了,可以听一句那个吗?就是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