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五百二十七章 秘方风波,利益与盟友

第五百二十七章 秘方风波,利益与盟友

    第五百二十七章 秘方风波,利益与盟友 (第1/3页)

    跟着刘掌柜,孙婆子他们硬抗到底,除了白白得罪朝廷,损了自家名声,似乎看不到任何实际好处。而若是率先接受官验,虽然短期内可能会被行会孤立,甚至穿小鞋,但却能立刻获得难得的官方宣传和潜在的巨大采购机会,尤其是在“毒染料”案阴影未散,百姓对“安全”二字空前敏感的当下,这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于是,开始有行会成员私下里找到相熟的市署吏员,不再是趾高气扬或推三阻四,而是语气客气地打听申请的具体细则,抽检的标准,褒奖的力度,言语间充满了试探和商量。

    几位大会首敏锐地察觉到了内部的松动和人心的浮动,又隐隐风闻百骑司的暗探似乎在暗中调查他们过往的一些不干净手脚,往日的气焰顿时矮了三分,虽然嘴上依旧强硬,斥责那些动摇者是“叛徒”,“软骨头”,但已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组织集体抵抗行动,只能试图用日渐苍白的行规和脆弱的情面来勉强约束手下日益离散的人心。

    推行了数日便陷入僵局的官验新政,凭借这一套精准的“舆论引导+利益驱动+潜在威慑”的组合拳,终于成功地打破了坚冰,开始沿着一条更务实,更巧妙,阻力更小的路子,缓缓地却是坚定地向前推进。

    李承乾站在殿外廊下,初夏的夜风带着花香拂面而来,他望着远处长安城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心中第一次对如何驾驭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局面,生出了一丝清晰的,实实在在的把握。

    官验新政推行看似步入正轨,几家率先吃螃蟹的商户也确实尝到了甜头,林家染坊的生意更是红火了不少。

    然而,就在李承乾稍稍松了口气之际,一桩意想不到的纠纷,如同平地惊雷,再次将官验推向了风口浪尖。

    出事的是西市另一家规模中上,以染制一种独特天水碧而闻名的锦绣坊。

    坊主姓吴,是个四十多岁,手艺精湛却有些固执的匠人。

    他也是第二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