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郑的战斗,罗网来袭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郑的战斗,罗网来袭

    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郑的战斗,罗网来袭 (第1/3页)

    韩国,新郑城。

    晨曦刺破天际,城外滔天火海只剩淡淡的余烬,城墙之上,有人居高临下俯视远方。

    一头银发的卫庄拄剑而立,手中鲨齿此时已然出鞘,一袭黑金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银发乱舞。

    火灭的要比想象的还要快,距离那场大火如今才不过一日,火势便已经接近尾声了。

    “秦军已然蓄势待发,这一次,我们还能守得住吗?”

    张良站在一旁,语气难掩低落,面对绝对的武力,计谋、算计,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

    卫庄眼神凝重,随后他沉声说道:“只要是战争,就有胜负,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都知道吗?”

    “我们当初入局,真的是因为韩非吗?”

    张良双手负后,目光闪烁不定。

    经风雨,见世面,当初那个还是有些稚嫩的少年,如今已经学会了站在最前面。

    “卫庄兄难道不是吗?”

    卫庄闻言,目光一斜,扫了身边这个年轻人一眼,随后接着说道:“或许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就算是我们也是一样,但现在我们已经身在局中,要想破局”

    张良身后的双手轻轻一攥,心头闪过万千思绪。

    围棋之中有一种说法,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是身在局中的人因为利益的牵扯而看不清局势,而局外的人因为没有利害关系,能够保持冷静客观,可以不受情绪干扰,更加理性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如今秦韩两国的交锋,他们都算是其中的棋子,要想破局,难度可想而知。

    “我曾听修缘清虚大师说过,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城头有风吹过,城外烟尘缓缓散开一角,卫庄眼睛一眯,关于那个来自道家天宗的少年,到现在他依旧没有看透。

    当初他留下的几条计谋,到后来他与韩非仔细研究过,的确是少有的治世良方,奈何当时朝堂之中有夜幕和韩宇牵绊,又有韩王安犹豫不决,只能眼看着时机转瞬而逝。

    “清虚.”

    卫庄忽然转身,看向张良,目光深处射出一丝凝重。

    “你真觉得清虚对于七国没有自己的打算吗?”

    张良见卫庄如此慎重,眉头一皱。

    对于当初的那个少年,他的印象挺好,作为道家的高徒,对方不去干预世俗中的事情,他也不觉得对方做的有什么不对的。

    “卫庄兄此话何意?”

    卫庄深深看了张良一眼,张良在这几年的时间中飞速的成长,这些他都看在眼中,他不相信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

    “他要比我们所有人看到的都疯狂”

    “如今的七国,各个国家最顶尖的人才,能够想到的是变法图强,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或者抱负更大一些的是结束这个乱世.”

    “就如同秦国的那位王——嬴政。”

    说到这里,张良下意识点了点头。

    当初嬴政来访,他也见到过本人,那位年轻的王,身上的确有一种气吞天下的豪气。

    不过这一次,张良并没有开口打断卫庄的话,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倾听。

    “而清虚想终结的绝不仅仅是这个乱世,他想终结的是早已深入人心的规矩。”

    “他的野心在我看来,甚至远在那个人之上,江湖上经常流传的一句话,道家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你觉得清虚会是哪一种呢?”

    张良默然。

    这些话若是卫庄对其他人去说,或许那些人是听不懂的,但他不一样,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他,是能够听懂卫庄话中深意的。

    卫庄口中的规矩,并不是简单的变法,而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质变,是一种打破一切之后的重塑再造,这更像是浴火重生。

    “天才和疯子说的终究还是一个人,或许人们口中的疯子,只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对方所站在的高度,就如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做法。”

    “而面对同一件事情,天才的做法又岂会与凡人一致呢?”

    卫庄忽然一笑。

    “有趣的回答。”

    同样的一个问题,他也曾经问过韩非,他记得当时韩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