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完全碾压 (第3/3页)
本质是薛定谔绘景下,测量操作对态矢量施加 U_meas 后,原始叠加态各分量相对相位的变化。但在海森堡绘景下,”江南顿了顿,目光扫过中间对峙的两批学生,“系统态矢量 |ψ> 始终不变。测量改变的,是我们用以描述物理实在的算符表象。”
他随即在 U_meas 作用的算符下方,清晰地标注了海森堡绘景的符号。
整个走廊陷入了死寂,只有江南手中记号笔划过白板的沙沙声,以及他平静解说的声音。
“因此,刚才这位理工大学同学的物理图景是自洽的。核心困难并非相位弥散,而在于环境自由度引入的噪声谱如何与待测系统本征频率发生非马尔可夫耦合,这才是导致退相干不可控的根源。”
江南迅速在白板空白处构建起一个简洁而深刻的开放量子系统主方程模型框架,几个关键的耦合系数和关联函数跃然板上,直指问题的物理核心。
“至于你质疑的‘无扰动’,”
江南终于停下笔,转过身目光平静的看着张俊“在量子达尔文主义的框架下,信息冗余才是经典性涌现的关键。一次测量获取的信息副本是否足够多,能否在环境中选择性地稳定下来,决定了它是否‘扰动’了整体的量子相干性。纠缠的尺度,而非单一的相位稳定性,才是判断‘扰动’有无的标尺。你们邮电大学最近那篇PRL,在非厄米系统里探索的奇异点增强传感,不正是利用某种‘可控的扰动’来放大信号吗?”
江南精准地点出了对方学校发表的近期相关论文,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
最后一句落下后,张俊的脸色变得发白,眼中满是震撼。
他引以为傲的论点,被对方用更基础、更本质的物理图像彻底重构,连他学校最新的研究动态,对方都信手拈来作为论据!
这已经不是解答,而是全方位的认知碾压。
他本来以为苏雅婷之前关于量子物理的认知已经够深入了,没想到江南恐怖至此。
他现在的水平,要张俊来说,甚至让他想到了自己导师!
但问题是,他的导师是国家一级教授,钻研量子物理三十余年。
而江南,不过是个本科生啊,甚至专业是凝聚态!
这怎么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