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来自民国的武术大师 > 254.李牧的展望

254.李牧的展望

    254.李牧的展望 (第3/3页)

机会,帮我的八极国术馆造势。”

    “造势?”

    董豪挠了挠头。

    “李老弟,你八极国术馆的名头,如今在国内也算是响当当的一号了,让吴老帮你造什么势?”

    “的确,在国内其他地方,八极国术馆的名头,的确是走得通,但在燕京城,首都地界,这个名号却未必好使了啊。”

    说到这,李牧揉了揉鼻梁。

    对于武人,南派也好,北派也好,燕京永远是特殊的存在。

    古语有云,习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尤其是习武之人,向来讲究武无第二,燕京是全国城市的翘楚,倘若没法扎稳脚跟,不论哪门哪派,终究都上不得台面。

    想当年,杨露禅、孙禄堂、郭云深、李书文乃至李牧自己。

    哪一门响当当的宗师,不都得去京城打出名头。

    可以说,燕京城这片地方,不管再过多少年,都是华夏武人永远绕不开的地界,也是成名路上最大的一道坎。

    只要能在燕京站定,往后国术馆再有扩张,不论是去全国何地,敢来刁难和找事的,绝对都会少上许多。

    如今,杜月娥的消息,多与南寻五杰相关,而这五杰的后人却又大多散落国外,随着霍东满和高永新日渐成熟,李牧出国追求线索的欲望,也越来越盛。

    让国术馆在燕京扎下根脚,为日后全国开花而削减难度,这也是李牧心中思量许久后,觉得短期内对国术馆增益最大的办法了。

    至于往后,国术馆的事,恐怕就要更多交给陈宏志与霍东满等人,而他几时才能再讲重心收回,就要李牧几时能了解杜月娥的事了。

    董豪身为协会五老,自然也知道燕京的重要性,得知李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武馆后,也顿时收了心思。

    他咧嘴笑了笑,跟着道:“李老弟想法的确不错啊,不过那头都是未来的事了,你说咱们现在,是不是该专注眼下啊。”

    说话间,董豪从怀里拿出另外半册《易筋经》残卷。

    “现在吴放勋手里的《易筋经》残卷已经集齐了,咱们俩是不是也该琢磨琢磨,这体之玄册,究竟有何奥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