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破冰 > 第三章 民心所向

第三章 民心所向

    第三章 民心所向 (第1/3页)

    “不改改?”

    新华社大院的办公室里,老沈拿着手里的稿件满脸愁容。

    “一字不改!”

    作为主笔撰写人的赵阳却格外“硬气”,表示就算主编来找他也绝对不会“退缩妥协”。

    “我们可不是地方小报,之前社长不是都说了嘛,这篇报道是要上《参考消息》或者《半月刊》的,你让全国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看我们在外国人的地盘上挨欺负?要是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我们两个是要吃处分的。”

    老沈苦口婆心,赵阳却像吃了秤砣一样。

    按照他的说法,毛主席给中央党校题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更不应该养成“报喜不报忧”的投机做派。

    如今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的确落后了,若是当起鸵鸟把脑袋往沙子里一埋,假装看不见听不到其他国家的“累累硕果”,那和封建旧社会王朝的闭关锁国又有何区别。

    心里越是屈辱,就越要咬紧牙关,团结一致去穷追猛赶,就好像郭坤在临别时说的那样——下次一定会邀请他们两个亲手用相机拍下五星红旗在南极迎风飘扬的样子。

    就和之前在广东、河北采访的时候一样,最后在“辩论”里占据上风的人还是赵阳。

    但或许老沈其实压根就没想“赢”过,他同样因为在南极会议上的遭遇而愤怒,也想要挥笔泼墨直抒胸臆,只不过被某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束缚了太久,所以才会不似赵阳那般初生牛犊不怕虎。

    总之这篇有些“离经叛道”的报道文章就这么被送了上去,由于内容涉及重要外交事务,负责审稿的主编也不敢怠慢。

    老太太戴着眼镜,仔仔细细、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看了好几遍,结果直接被“吓”出一身冷汗,左思右想不敢自己做主,只能再次向上提请审批意见,一来二去最后竟然摆在了社长穆老的桌上。

    “哈哈,这两小伙子,还真有点我当年在延安写前线通讯稿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了。”

    穆老大笔一挥,名为《中国代表团遭遇不公平待遇,建立南极科考站势在必行》的专题报道就出现在了下一期《参考消息》的醒目位置。

    报纸一经发行,就如预想中的那样在广大读者群体里激起了千石浪,“极地”、“科学考察站”、“企鹅海豹”这些新鲜的词汇逐渐出现在很多老百姓的茶余饭后,甚至还在短期内掀起了一股“南极热”的风潮。

    赵阳和老沈在社里的安排下再接再厉,又撰写了好几篇关于南极科学考察事务发展的系列报道,一时间知名度暴涨,获得了很多“极地爱好者”的喜爱和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