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芋仔芋仔(求月票、推荐票 (第2/3页)
冬,去年堆好的垄七零八落地睡在那儿,身上盖了一床薄薄的绿色毯子,承待有人唤醒。
看到这儿,沈青云差不多就知道自己要种什么了。
必须是芋头啊!
不是世面上卖的那种香芋,而是西江地区独有的小芋仔!
没有特殊的香气,没有特殊的味道,而且还只有少女巴掌大小,削皮也很不方便,但却被口味挑剔的九江人接受了。
无它,小芋仔块蒜苗汤太符合这片土壤的口味了!
削干净皮的芋仔蒯成块,酱油、醋,盐,辣椒粉和木籽油外加三分之二的水,放在高压锅里压上半个钟头再撒上蒜苗叶焖一会儿,一道香辣开胃的汤就出锅了。
记得小时候就这么炖上一锅,再放上几根排骨,其他什么菜也不用做了,泡着米饭能吃好几碗。
尤其农忙时候,人家来家里帮忙家里必须要有这么一道菜的,所以在沈青云的记忆力,芋仔香是稻子收割过后的香。
而且芋仔好存放呐!新收的芋头抖干净泥土,往太阳底下晒一晒,水分干了之后可以保存许久。
据说早些年这芋头还能救饥荒呢,很多老辈子就是靠着这一颗颗小芋头仔子保命的。
沈青云把自己的打算和老妈奶奶一说,二人都不住点头赞同。
罗秀夫:“芋头饺子也好吃呢,我前些天去咱市里玩,就吃的这个。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做的,那个饺子滑不溜秋的,到我肠子里就跟踩了青苔一样,哈哈哈哈!”
至于郑秀琴的想法就更简单了,芋仔产量不低,会种地的来每亩能收个四千来斤,就算女儿卖不出去还能卖给供货商。
就这么会儿功夫,三个女人都在心里盘算了一圈,每个人想的都不尽相同。
只是,这么两亩地的芋仔种也不好找,最起码不能像从前那样,少了什么菜籽去亲戚家问几句就成。
郑秀琴一辈子没出过几次乡里,在这件事上帮不上什么忙,至于奶奶就更别说了,这位老太太虽然能说会道,却也不关心这方面的事情,这个重担就落到了沈青云身上。
不过这对她来说还真不为难,要知道沈青云读的可是海城农业大学啊!最不缺的就是种子资源。
她的大学导师当年是竭力想要将她留校读研的,但沈青云深知家里经济状况,急于出社会赚钱,也就拒绝了导师的好意。
后来她出车祸了,导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