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第1/3页)
渭水渡口的晨雾尚未散尽,战船停靠的吱呀声混着马蹄踏碎水汽的声响,在河面漾开层层涟漪。
七千玄甲骑兵如墨色洪流般自船上涌下。
甲胄碰撞的脆响与马蹄声交织,震得岸边细沙簌簌滚落。
于琂勒马行在队伍前列,目光越过前方渐次清晰的官道,落在远方那抹终于刺破薄雾的熟悉轮廓上,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满是带着渭水湿气,心中那声慨叹终于忍不住漫开: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长安的天,长安的水土,真是令人怀念啊!”
其余自幼长在长安的将领,也皆是如此,望着阔别的故土,心中无限感慨。
春官府属官正踮脚望着西方大道,指尖无意识绞着腰间束带,忽然眼睛一亮——
晨雾中隐约透出玄甲的冷光,紧接着是马蹄踏地的震动声,由远及近,震得地面细尘微微跳动。
他猛地转身,袍角扫过台边石阶,声音因激动带了几分急促:
“魏国公到了!”
“奏乐!”
乐师们闻声立刻凝神,持鼓槌者双臂微沉,率先落下。
“咚!咚!咚!”
三声大鼓响如春雷炸响,瞬间压过了渭水的潺潺声。
编钟乐师指尖翻飞,鎏金钟体被木槌敲出清亮悠长的韵律,与编磬的空灵音色交织。
笛师们横笛贴唇,绵长的乐声顺着风势飘向远方,与大军的马蹄声渐渐相融。
原本肃立的仪仗队也迅速展开旌旗,绣着“周”字的大旗被风扬起,猎猎作响。
贺拔乐勒马走在玄甲骑兵阵列前方,耳尖先捕捉到风里飘来的礼乐声——
大鼓的沉响震得马腹微微发麻,编钟与横笛的韵律裹着暖意,顺着晨雾漫过来。
他抬眼望去,渭桥劳军台上的明黄绸带与各色朝服格外醒目,当今天子的十二章纹衮服,在晨光里泛着亮,台侧重臣们的朝冠梁数清晰可辨。
目光往下扫,桥畔与大道两侧早已挤满百姓。
青布短衫与绫罗绸缎的身影交织,人人都踮着脚朝大军方向望,孩童们举着自制的小旗挥动,还有妇人提着竹篮,似在等着给他们递些吃食。
贺拔乐不自觉挺直脊背,肩头的甲胄因动作轻响,抬手按了按腰间佩刀,胸中涌起一股热流,心中慨然:“还是跟着大将军有盼头,不仅有胜仗打,还有陛下、太师、朝中文武,长安百姓出城相迎!”
那一刻,目睹如此景象,贺拔乐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
排面!
这都是追随大将军带来的荣耀。
王雄直直望向渭桥那头的劳军台,喉结轻轻滚动,目光在台侧紫衣官员的身影上顿了顿,心中不自觉喃喃:“想必父亲也在高台之上吧......”
王雄曾经的心愿,就是父亲以他为骄傲。
此番大胜而归,没给老王家丢脸。
陆溟勒着马缰走在队列中,目光被两侧涌动的人群拽得挪不开,心中骤然掀起波澜,忍不住惊叹:“大将军在周国,竟有如此威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