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工业克鲁苏的诞生 (第2/3页)
“ 让我们来分析共和国是如何做到的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吧!”亨特换了个让自己更舒服的坐姿道:“我们两国的发展道路有些不同,这是两种文明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不同核心思想影响下导致必然的结果。”
“与海洋文明不同的是,海洋文明对贸易的需求倒逼工业化进程,但农耕文明是对土地的利用率已经走到尽头,无法满足生存需求而不得不发展效率更高的生产需要。”
“说到发展生产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消费力,没有足够的消费力就无法提高生产力!在这个方面共和国有着天然的优势,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可以完全不用担心消费能力。而我们麦瑞肯如果不是正好碰到两次世界大战,仅仅凭阿美丽卡的消费力,无论如何都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世界工厂!
“在这一点上共和国的确是得天独厚,这也是西方世界无论如何无法像对付苏斯联盟那样升起铁幕,放弃这个庞大市场的理由。所以我们是能采取比较温和的办法希望能从思想层面来改变华夏文明!”
“呵呵,这就是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既要又要,最终什么都得不到!我一再强调你们的****对共和国不起作用。除了我说华夏文明是玩这个的老祖宗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你们一旦进入这个市场,就注定你们的算盘会落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相对于一个落后但基本解决温饱的初级市场,最需要的一定是低附加值的关于改善民生的产品!这是市场供求关系所导致得必然结果。想想看,我们成功实施****或****的地区,有哪个不是因民生问题导致的结果?我们一面在间接解决共和国的民生问题,一面却又在实行****,难道你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实吗?
“好吧,你说的对,这的确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但这不是正好代表我们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吗?就算不能****,最起码能倾销工业品达到控制共和国经济命脉的结果吗?为什么这个目的也失败了?”
“这就要从共和国的特殊性开始说起,你开始也承认了共和国在融入世界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门内健全的初级工业国,这还是你们围堵造成的结果,共和国的工业基础虽然落后于世界主流,但不代表说离开了西方就活不下去的地步,加上贸易活动本身的需求,如果要在共和国这个市场取得更大的利润,必须要提高这个市场的收入水平,毕竟低附加值产品的利润不够,一方面需要再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成本,一方面要提高当地市场的消费能力!恰好这个国家有这稍微落后但健全的工业体系,还有一群训练有素,吃苦耐劳和较高文化的产业工人,这不是天然转移落后产业的地方吗?所以都不用共和国自己提要求,资本家自己就会帮助共和国企业升级改造,承接落后产能。又是一个必然导致的结果!这段时间绝对是资本在共和国最快乐的时光,他们甚至连建设成本都不用出,只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就可以躺着获得大量利润,当然,他们必须和共和国企业合资并由共和国控股的代价,但反正都是落后产能,无所谓!所之后随着市场的日益繁荣,共和国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加,对附加高价值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当共和国提出要技术换市场时,尝到甜头的资本家们已经无法拒绝了,因为这本身就是进一步压缩成本的好事,虽然要接受由共和国控股的要求,但自以为只要掌握核心技术,就不怕共和国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一面将绝大部分产业链搬到共和国,一面对核心技术严密封锁。但共和国可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可谓深刻。同时,巨大人工口所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