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科举(19) (第2/3页)
口,最好还能传世。但是也需要能够办实事的,能够拿出办法的,能够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的。总之,段业的理想很大,理想大,空间就大,需要的人才就多。
而这样,当然没有道理只要一种人才,段业愿意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容纳各种人才。
可是,当段业环视考场一圈,却发现,很多人居然还没有开始答题,段业回头看看沙漏,却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不少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年代主要的计时工具,就是沙漏,而且段业还惊奇的发现,这些个沙漏的精度居然相当高,段业找了几个沙漏来对比,然后点香测试,结果发现,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计时对于古人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人类能够想到得东西,无非是利用一些恒定不变的东西,比如日光,比如水流。最早人们当然是打了太阳的主意,比如圭表,它由高八尺的垂直的表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而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日晷了,段业的府内就有个大的家伙,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
而在室内,人们夜游办法,使用最多的其实是铜壶滴漏,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其实段业一直想搞出点更先进的东西,比如挂钟,这个利用摆线原理的东西,也不需要电,而且很美观,可以预期做出来之后,不说别的,光是卖到内地,就能够卖出不少钱,只可惜一向在搞这些新事物上无往不利的段业,却怎么也做不出精度足够的挂钟来,甚至还比不上滴漏和日晷,这让段业十分无奈,只好暂时把计划给搁置了。
不过,考场之,之前一直显得很萎靡的诸葛长民,这个时候却不知道为什么,精神头十足,段业走过去的时候,他还埋着头在那里奋笔疾书,段业远远看去,他已经写完了一叠纸了!
这让段业有些咂舌,这个家伙写的未免也太了,按照他那个速度,除非是他知道题目后,想都不想就直接提笔开始狂写,不然怎么也达不到这个效果啊。
段业年轻时候去考试,写作时候,倒是也经常想都不想就答题,没想到在这儿碰上同好了。
其实段业对此是颇有好感的,加上诸葛长民毕竟早就在心里有印象,所以段业很欣慰,看起来这个人是留对了。
时光飞流逝,考试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上午很就过去了。由于这种特殊的考试方式,这一次午可是没有休息的。
不过,也没有人休息,看起来段业这一次出的题目的确是把这些考生给难住了,大家都在奋笔疾书。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摇响了铃铛,示意要交卷。
根据段业之前说好的规定,前两天考试,不许提前交卷,因为很可能造成考试题目泄露或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