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征战天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遥控(2)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遥控(2)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遥控(2) (第2/3页)

不稳固,屯粮却很多,而且既有步军,也有水军,如果一旦拿下了襄阳,可以说荆襄九郡可以传檄而定。

    作为一方重镇,襄阳的地位具有全驹的意义。在国地理格局的大形势,襄阳既是东西之间的一个联系枢纽,又是南北之间的一个重要接触部。

    襄阳所处的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南阳盆地都是必争之地。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依托湖北,通过汉水和长江,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由南阳盆地,可以北出原,可以西入关,还可经汉而联络陇西。南北对抗时,南方的军事防御线东西延绵三四千里,襄阳便处在这条漫长战线的东南段与西北段之间的连接点上。因此,襄阳作为湖北境内的一大重心,实已超出了局部地域性而具有了全驹的意义。

    无论是对于南方还是对于北方,襄阳的归属与经营的是否得当,足以决定其在战略上是主动还是被动。南方如欲向北方进取或抵御北方的进逼,势必重视襄阳的经营。经营好襄阳,足以协凋整个战线。襄阳战区可在东、西战区之间左右伸缩,配合呼应,协同作战。桓温、刘裕、岳飞、吴拱等都曾藉襄阳而有所作为,李纲、陈亮等人也曾建议当政者经营襄阳,收复原。对于北方来说、控制襄阳则可获得两个决定性的效果:一举截断南方漫长的防线;控制长江上游之势。西晋灭吴、隋灭陈、蒙古灭南宋都是大大地得益于对襄阳的控制和经营;曹操、苻坚、拓跋宏也都曾试图争襄阳而图江南。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桓玄经常去襄阳视察,目的很明显,当然是为了和襄阳当地的驻军,官员,百姓们搏感情。

    如今襄阳守将郑金波,是桓家心腹,这个人,桓玄自然是信得过的。不过问题在于,当初,桓家为了确保襄阳的安全,刻意选择了忠诚,朴实的郑金波来驻守,这在当时,当然有其合理性,可是问题在于,郑金波太老实,太实在,比如他认兵符令箭,不认人,这就很麻烦。固然他终于桓家,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有人要作乱,那肯定是桓家内部的人啊!那人如果也拿出了桓家的印信和命令,桓玄几乎可以确定,郑金波一定会奉令!这不是说郑金波不够忠诚,相反,他实在是太忠诚了,问题在于,他就忠诚于那白纸黑字。

    但桓玄也没有办法现在就把郑金波给换了,道理很简单,襄阳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重要,太敏感了,如果桓玄现在贸然得把郑金波给换了,那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好在,这个郑金波并不喜欢拉帮结派,所以襄阳,并没有被变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这就好办了,只要控制住了下级军官和官吏,也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现在麻烦的地方在于,桓玄明明知道,哪怕是再谨小慎微的动作,都一定会有人看出来其的奥妙,而一旦有人看出来,很快也就变得所有人都知道了。而这样一来,自己疑神疑鬼的名声,也就传出去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