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哥只是个传说 (第1/3页)
杨开艺把江浔送到了小区楼下,她没好意思和江浔一起上楼,小丫头终究还是脸皮薄了。
临走前被江浔抓住又啃了一阵,让小丫头腿脚都有些发软,妩媚的白了江浔一眼,这才驱车离开。
江浔乘坐电梯前往新家,随着“叮”的一声轻响,七楼到了。
厚重的安全门虚掩着一条缝,灯光从门缝里流泻出来,落在走廊冰凉的瓷砖上。
江浔用脚轻轻抵开门,食物的香气瞬间将他包围,带着老抽的咸鲜、油脂与姜蒜爆炒激起的浓郁焦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妈熬大骨汤时才会飘出的那种深沉醇厚的气息。
“爸,妈,我回来了。”他的声音不高,落在这充盈着锅碗瓢盆碰撞声和油锅爆响的小世界里,却显得清晰异常。
厨房那边哐当一声,是锅铲被匆忙丢下的脆响。
“哎哟!是小浔!回来了回来了!”母亲郑芸的声音带着一股急切和惊喜从厨房里炸开,腰间还系着那条洗得发白、印着褪色荷花图案的旧围裙,手上湿漉漉的,几颗水珠正顺着手指往下滴,沾湿了裤缝。
她几乎是半跑着冲了出来,眼睛在江浔身上来回扫视,上上下下地打量,像是要确认每一寸都没磕着碰着。
最终停在他脸上,那眼神里糅合了数月不见的牵挂、想说的话太多一时又不知从何问起的局促,全都化作了一种近乎贪婪的端详。
“怎么瘦了?京大的饭菜那么差?连盘子都尖了!”她语气是责备的,可眼里的心疼几乎要溢出来。
“妈,你这是啥眼神,”江浔忍不住笑,一边弯腰换拖鞋,一边把手里沉甸甸的袋子往玄关的空地挪了挪,“学校伙食好着呢,可能是个子又长了一丢丢?显的。”
父亲江建国也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手里还抓着一根刚剥了一半的翠绿葱段,身上那件半旧的深蓝色夹克衫袖口蹭了点油渍。
他没说什么热烈的话,只是脸上深刻的皱纹舒展了许多,眼底含着显而易见的笑意,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松弛:
“赶紧进来,饭菜马上就好!路上累够呛吧?坐车坐了这么久。”他声音沉稳,可那目光落在江浔身上时,也带着和郑芸如出一辙的仔细,细细描摹着儿子离家数月后的每一点细微变化。
玄关不大,堆了几个购物袋之后更显拥挤。江浔直起身,目光顺着敞开的客厅望进去。眼前的景象让风尘仆仆带来的最后一丝倦怠也悄然隐退。
一切都崭新得发亮。雪白的墙面光滑如釉,没有丝毫污渍和岁月的痕迹。
吊顶简单利落,嵌着几组明亮的筒灯,此刻只开了靠近餐厅的一盏,把一小片区域映得温馨而静谧。
米咖色的复合地板铺满整个厅堂,光泽柔和,清晰地映照出家具简洁的轮廓。餐桌是厚重的实木,搭配四把同色系的椅子,靠墙放着。
旁边是同系列的电视柜,上面一台崭新的液晶电视屏幕巨大,暂时还是一片沉寂的黑色,反射着灯影。
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客厅正中,那张宽大厚实的布艺沙发。暖色调的格子纹样,坐垫看上去蓬松柔软,几乎向人发出舒适的召唤。
沙发前配着一个四四方方、线条硬朗的实木大茶几。
崭新,整齐,却又带着一种近乎谨慎的、尚未真正被生活气息浸透的干净。
空气中隐约还能闻到一丝建材和油漆最初释放的淡淡气味,被饭菜的浓香巧妙地覆盖着。像一幅刚裱好框的画,完美得有点不真实,需要一点人气的蒸腾才能彻底活过来。
“怎么样?”郑芸见儿子打量新家,语气里含着紧张和期待,像等待夸奖的孩子,攥着围裙边搓了搓手。
“我跟你爸可没乱来,就是按着之前看房时候的样子,家具都是你说的那几个牌子……就是这沙发坐垫,我觉得那高弹力的不如这种扎实……”她急于解释,生怕哪里不合江浔的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