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解惑 (第1/3页)
办公室里,康健民已经到了。
他五十岁上下的年纪,戴着一副老花镜,正捧着一份《健康报》看得认真。
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扶了扶眼镜。
“哟,小周,上班了。”
当他看到周逸尘手里的菜篮子时,愣了一下。
“你这是……上完早市顺道过来的?”
周逸尘把篮子放在靠墙的空桌上,笑着摇摇头。
“不是,刚才在楼下碰上个病人,硬塞给我的。”
“病人?”康健民来了兴趣,放下了报纸。
“就前天那个打嗝的大叔。”周逸尘解释道。
康健民一拍大腿。
“哦!想起来了!那个打了一年嗝的!”
康健民站起身来,笑呵呵地走到周逸尘身边,啧啧称奇。
“小周啊,我真是服了你了。”
他看着周逸尘,眼神里全是实在的好奇。
“你那几根银针,我是真看不懂门道。”
“可那效果,是立竿见影,没得说。”
“我就想问问你,你们中医说的那个‘脾胃不和’、‘胃气上逆’,到底是个啥道理?”
康健民是正经的西医出身,满脑子都是解剖学和病理学。
对他来说,中医那套理论,就跟天书一样。
周逸尘笑了笑,拉开自己的椅子坐下。
他知道,跟西医解释中医,不能照本宣科,得打比方。
“康医生,我这么跟您说吧。”
“您就把咱们的胃,想成是一口煮饭的锅。”
康健民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前倾,听得专注。
“脾呢,就是烧火的灶,负责给这口锅提供热量,把生米煮成熟饭。”
“要是火小了,火力不够,那饭是不是就半生不熟?人吃了就消化不了,浑身没劲,拉肚子。”
“这叫脾阳不振。”
康健民下意识地点点头,这个好懂。
“那要是火太大了呢?”周逸尘接着问。
他看着康健民,循循善诱。
“火太大了,锅里的水就烧得太开,咕嘟咕嘟一个劲儿往外冒热气,甚至把锅盖都顶起来。”
“这股往上顶的‘气’,反映到人身上,就是打嗝、嗳气、反酸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