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优化 (第1/3页)
康健民的感慨,周逸尘听在耳里,只是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他把搪瓷缸子放回桌上,坐了下来。
早上查房发现的那个问题,对他来说,不只是又一次出风头那么简单。
医术技能升到五级后,他能感觉自己的思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就像是脑子里多了一台精密的计算机,能把病人的所有信息——病史、体征、化验单、甚至精神状态——都输入进去,然后进行快速、多维度的分析。
刚才那个老大爷,就是最好的例子。
单看任何一个症状,都不足以得出肺心病的结论。
可当他把呼吸频率、嘴唇颜色、眼睑血色、脚踝水肿这些零碎的线索拼在一起时,答案就自己跳了出来。
这种感觉,很奇妙。
他不再满足于教科书上的标准治疗方案了。
那些方案是死的,是针对“一类病”的。
可人是活的,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想到这,周逸尘拉开抽屉,把他负责的几个病人的病历夹都拿了出来,一个一个,重新摊在桌上。
康健民看他这架势,以为他是在整理病历,也没在意,自顾自地捧着茶杯看起了报纸。
周逸尘的第一个目标,是十五床的胃溃疡患者。
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用药是常规的抗酸、保护胃黏膜的药,一天三次,随餐服用。
这是标准用法,不会出错。
但周逸尘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他记得这个病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农民,吃饭没个准点,而且胃酸分泌的高峰期,往往是在饭后一到两个小时。
随餐服用,药效正好和胃酸高峰错开了。
他拿起笔,在医嘱单上划了一下,重新写道:“改为饭后一小时服用。”
然后是九床。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病人,肺炎,用的是青霉素,体温已经开始下降了。
看起来一切顺利。
但周逸尘的目光,落在了化验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肌酐值,110。
这个数值在正常范围的上限,不算异常,绝大多数医生看一眼也就过去了。
可周逸尘知道,这个病人来的时候就有点脱水,补液之后肾功能才恢复正常。这说明她的肾脏底子可能不算太好。
青霉素虽然是神药,但对肾脏还是有一定负担的。
既然有负担更小的选择,为什么不用呢?
他又拿起笔,把青霉素划掉,换成了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