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讨论下一代战机 (第2/3页)
机或者是气动外形设计,飞机最大速度也会被卡在2.5马赫上。
当初冲破音速,会有一个叫做音障的可怕阻碍在前面等着,而速度达到2.5马赫之后,就会遇到热障了!
飞行器在空气中运动,就会和空气摩擦,速度越快,摩擦产生的温度就越高。
当马赫数为2的时候,机头温度就已经能超过一百摄氏度了,当马赫数达到3的时候,表面温度就会增加到350摄氏度,这个温度下,铝合金早就软化了。
所以,能飞到3马赫的飞机,就得用其他材料,黑鸟使用钛合金,米格-25使用不锈钢,总之,这些的耐高温性能都很强。
当然,这些说法也是有限制的,摩擦生热高的部位,主要是机头,机翼前缘等等这些直接和空气相撞的部位,这些部位用特殊材料。
军迷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说米格-25是不锈钢打造,其实,也只是在这些需要耐高温的地方铺设不锈钢,可不是整个机体都是不锈钢覆盖的,该用铝合金的地方,还是用铝合金。
而2.5马赫,就是铝合金的极限,所有纯铝合金的飞机,都飞不到2.5马赫以上。
现在,咱们如果用斜爆震发动机的话,那飞行速度注定会超过3马赫,甚至会超过5马赫!
要知道,脉冲爆震就能让飞行器飞到5马赫以上了,斜爆震的潜力,可是15马赫以上!
这么快的速度,飞行器该用什么材料?
“还是上陶瓷吧。”秦亮开口。
现在,陶瓷本来就用在发动机喷口等等需要耐高温的部位,接下来,全机身覆盖,貌似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相比金属蒙皮,陶瓷有很多好处。”秦亮介绍起来:“首先,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很低,而且可以和涂层融为一体。”
现在的战斗机,隐身性依旧是第一个重要指标,金属蒙皮的战机,外面得涂刷隐身涂层,但是蒙皮不平就不行,所以,还需要打腻子找平,铆钉用的都是沉头的。
陶瓷基的,完全可以融为一体。
“同时,陶瓷基的耐高温,不用说3马赫,5马赫,甚至10马赫都没有问题,而且,陶瓷的硬度更高,防护力更强,对面飞来的导弹如果战斗部威力不够大,可能都打不透我们的蒙皮。”
“没错,秦校长,您说得对,这是陶瓷的好处,但是,陶瓷会不会重一些?”在场的一名工程师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不,陶瓷重只是一种错觉,我们说的陶瓷材料,不是全陶瓷,而是陶瓷基材料,它的比重和铝合金不相上下。”
谁说陶瓷就一定会重?陶瓷基蒙皮,还真不一定重!
很多人都会偷换概念,就拿相控阵雷达来说,氮化镓就已经是最优秀的了,然后就有什么碳化硅,吹起来更好,发现距离一千公里,其实,碳化硅就是个基底而已。
宋老神采奕奕:“秦校长,你这样一说,咱们就有信心了!这飞机蒙皮解决了,发动机解决了,咱们的新一代战机也就有实现的全部基础了,就差一个外形结构了,这爆震发动机虽然也能从零启动,但是6”
冲压发动机是不能从零启动的,有了速度,进气口才会撞进来空气,发动机才会持续工作,一般来说,冲压发动机的启动速度,都在2马赫以上。
爆震发动机倒是可以从零启动,只是这个时候推力不高,所以……
秦亮知道,宋老就在这里等着呢。
“所以,咱们得用三发布局。”秦亮介绍起来。
把不同的发动机组成到一起,太过复杂,我们倒不如分开!
“目前,咱们的涡扇十五在研发之中,这款发动机不是已经在搞变循环技术了嘛,可以满足2马赫,甚至是3马赫以下的条件使用,等到速度再快的时候,就关闭涡扇十五,开启我们这爆震发动机。”
三发!
涡扇十五和爆震发动机塞进一架飞机里!
这飞机的布局,绝对是全世界独一份!
现在的确有三发客机,但是三发战斗机很少很少,苏联的雅克-38,勉强算是三发布局,一台主发动机,两台升力发动机,但是飞机布局非常独特,不能算数。
咱们的这款全新飞机,将会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款三发战斗机!
“秦校长,仔细给咱们说说!三台发动机,进气就是个问题啊。”宋老满脸期待。
“前面还是正常的两肋进气布局,可以放到边条下面来,就和我们的歼二十差不多,同时,我们在机背上设计第三个进气口,反正在开启爆震发动机之后,也就不需要大过载机动了。”
机背进气!
这是被全世界飞机设计师抛弃的一种进气方式!
最早是机头进气,之后是两肋,然后是机腹,机背进气的最大缺陷,就是在爬升的时候,机身会遮挡进气口。
机腹进气在俯冲的时候会遮挡,但是俯冲有地球引力帮助,飞机还会加速,爬升就只能靠自身动力了。
一直到了隐身技术发展,很多无人飞行器都用上了机背进气,最大的好处就是隐身性高,尤其是面对地面雷达的时候,这个进气口几乎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