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雍西和小红 (第1/3页)
真的和陈晓涛说得那样,梅气节气得这几天都没有来文艺工作室,反正文工团是长期兵,一年最多可以请一个月的假期。
反正这一个月的假期可以任由他潇洒。
这些文工团的大部分作家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没什么大用,最多就是团长出去吹牛的时候来一句——我们文工团的作家多厉害。
这个活现在李有思包揽了,以后他成为了战旗的第三门面,吹牛能带上他。
除了这个作用外,文工团的作家还能写剧本、小故事、宣传语。这些事情还有其他的人可以做,所以王海就批了梅气节的假期。
还有一件事情。
张丽去北平都两三月了,还没个选上的准信,战旗缺人又给她寄过去一封骚扰信,要求她归队演出,没办法舞蹈团似乎也缺人,就像乐器队缺人老让李有思上一样。
没事,李有思好人当到底,凭借他在战旗“核心”的身份,帮助她化解了这个麻烦。
果然她还是欠自己太多了。
放在金庸的小说里面,这可是需要涌泉相报的。
二月一号。
今天就是放假的日子,文工团没有节目的同志可以自由出入、回家过年,七天的假期!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的春节活动是在文工团内部举行的,会邀请驻地军人、部队家属等一同观看~规模确实不小,所以今天,文工团内部要开始最后一场彩排了。
毕竟是过年嘛!团里面的气氛自然是十分的欢快的,舞台上面都挂了红灯了。
李有思是督工的,简称没有工作,到处看看,过来走个过场。
迎面走来了一个卷发大眼高鼻梁的中年女人,这样貌气质确实不错,很典型的少数民族长相。手里还牵着一个十一二岁出头的小女孩。
王海介绍道:“这位是战旗的歌唱家,雍西同志!今年晚会来献唱的!”
“哦!”李有思假装十分惊讶:“雍西同志……”
不过少数民族的姓氏应该不好叫,不然就是~~~~~~同志。
“你好,李同志,听主任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