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界限战争?认知战 (第3/3页)
它,还会发现它是完全无法被防备的——就像一个词汇被用多了之后会产生语义稀释的问题,生命与文明这种本就属于流动性质的词汇本身,就是一场绵延不绝的界限战争。
当一个词汇代表的含义被改变,同时现实中对应的事物也逐渐发生改变,它原指涉的事物就基本等于死了。
就像一个人从名字到身份到人生到社会关系都被另一个人完全取代,没有人还记得前者的存在,那前者就相当于已经死去。
直到二十年后,在界限战争中摔了不知道多少跤的人类也没能搞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发起了这种直接针对认知与现实的外科手术。人们只知道,避难所的存在意义就是保存‘仍未被改变定义的事物’,保存那些曾经的火种,并在后来以某种形式释放它……
智人没有胜利过。智人只是回避了毁灭。
以往每次进入避难所,聂维扬在故事中的身份都是一个完全的战斗人员,那些故事围绕的问题最多也只不过是‘技术’、‘艺术’、‘血统’、‘族群’、‘XXX这个名字到底是谁的’之类的问题。
而现在,聂维扬坐在管理员位置上,盯着避难所内部资料。
屏幕上显示着本次界限战争正在被解构的核心词汇:
【情感共鸣】
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与理解的重要基础之一。
这里至少存在四个势力派系,它们的领头人物分别主管安保、后勤、医疗与技术研究。而所有人都充满戾气,包括这些派系内部的领头人物。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互相理解了。
……这破地方所有人都有心之壁障AT立场啊!而他,聂维扬,摘了眼镜视觉含人量略低的二号管理员,他得让这些人团结起来,在未来的灾难中活下去,并且认可他作为管理员的功绩!
这一刻即使是聂维扬都感觉有点头疼。更头疼的是,从监控画面中他可以看到,安保部长康森正在快步穿过走廊,走向管理员办公室。
那行动幅度太大,聂维扬只需要扫过一眼就能看出……
对方身上配了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