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总算掌家了 (第3/3页)
使都纷纷动容。
入宫做宫女,其实是算是徭役的一种。宫里有需求,旨意下来,各地就开始选。
对民间来说,选入宫中做宫女其实也并非全是坏处。
就像有许多人自宫想做太监一样,在这种时代,到宫里也是一种混饭出路。
哪里不苦不累呢?
但是入了宫,如果没有幸运或者无法成为待遇更高的女官,那么进入了至少衣食无忧状态之后的宫女也会想要更多。
譬如那种孤独就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如此,才有大量対食的情况出现。
洪武年间,朱元璋一开始倒是制定过宫女服役年限的规定,也有过放归的记载。
但实际上,频频采选宫女本身对地方来说就是个负担,因此实际放归的案例很少,而且大多是某些特定女官。
放归确实是个恩典,但又有好有坏。
普通宫女在宫里当差虽然有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但能攒下多少自己的财产?放归之后往往年龄偏大,将来又怎么生活?
好处是可得自由,坏处是未来出路充满不确定性。
此刻赵辉拿放归这个恩典来说,真正心动的人其实是由于赵辉的警告。
如果能以放归的名义就此脱身,倒不失为一个法子。
而另外八个太监就没一个有这种想法了。
他们自绝后路更狠,做太监只能服侍皇家,出去了可没有活路,不像年轻一些的宫女也许还能找个人嫁了。
这样一来,还真有四人恳请放归。
赵辉深深地看了一眼宋荷和另外两个女使、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嬷嬷,答应了她们。
这个恩典,朱高炽心里有把握,因此才给赵辉递话。
宝庆公主府上的丑事不宜闹得太大,毕竟许萝筠和费缗都与太子府渊源匪浅。
王景弘的意见其实处置三个就足够了。其他人里再以这法子清掉回不了头的,公主府内既有赵辉坐镇,剩余人将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南京城里也不会议论公主府下人几乎换了个遍,这可是大动静。
于是经过这样一个风波,公主府内只剩下了内府十三个下人,外府九个宦官,再加上个罗小虎。
“府内人丁不多,本不必这么多人伺候。内府之中,就由梅雨暗掌记,徐风晴掌宾。典正和司副,宫里会再派人来。”赵辉对着剩下的人训话,“经了这场风波,盼你们都警醒一点。”
“谨遵驸马爷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