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蓝玉的乌鸦嘴 (第1/3页)
天幕将李景隆那套“转进如风、投喂精准”的流程,如同枯燥的戏文般再次上演。
德州城下,象征性的抵抗草草收场。
五月初七,李景隆帅旗(新换的?)率先南指,狂奔济南的背影比燕军追兵的烟尘更早消失在地平线。
五月初九,燕军士卒几乎是哼着小曲,推开了德州洞开的城门。城内,粮垛如山,甲仗成林,库房银箱未锁…
天幕贴心地标注:【再获重镇,粮秣军资无算。】
镜头切至五月十五,济南城下。十余万南军残兵,面如土色,瑟瑟如秋叶。
燕军示至,李景隆的帅旗,再次成为溃逃大潮中最醒目的“风向标”,一骑绝尘,直指南京!
奉天殿内,死寂。没有惊呼,没有怒骂,只有一片令人窒息的麻木。
“呵…” 不知哪个角落,一声带着浓浓疲惫和看透世情的轻笑响起,“李‘运输’…诚不我欺也…”
这声轻笑,如同点燃了引线。
“噗…哈哈哈…”
“运输大队长,使命必达!”
“德州济南双连送!下一站是哪儿?淮安?扬州?总不会直接送到南京渡口吧?”
哄笑声再次爆发,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干涩,更空洞,更带着一种被反复戏耍后的无力与荒诞。勋贵们摇着头,文臣们扶着额,连骂都懒得骂了。
“凉国公”蓝玉那根标志性的大拇指,不出意外地、极其醒目地再次竖起,在哄笑声中精准地指向面如锅底、恨不得原地消失的李文忠。
蓝玉脸上挂着“与有荣焉”的夸张笑容,声音洪亮:“师爷!看到没?什么叫专业!什么叫信誉!我师父李景隆,说到做到!说送德州,绝不留一粒米!说献济南,城门钥匙都给您四叔(指朱棣)备好了!这信誉,杠杠的!”
李文忠眼前阵阵发黑,捂着胸口,只觉得一口老血堵在喉咙里,上不去下不来。逆子!逆徒!家门之耻!国朝之羞啊!
就在这麻木而荒诞的气氛中,天幕画面流转,场景切换至南京皇宫。
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端坐龙椅,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与惊惶。阶下,兵部尚书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御史大夫练子宁、左佥都御史叶希贤等重臣伏地,气氛凝重。
冰冷的文字伴随画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