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普通人的心事儿 (第3/3页)
年后他……他还能活着回来吗?”
“老哥,别说了……”旁边一个同样愁眉苦脸的中年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嘶哑,“这仗……打得窝囊啊!都是他老朱家自己人抢那把椅子,凭啥要咱们豁出命去填?赢了,都是姓朱的皇帝老儿坐江山;输了,咱们就成了乱臣贼子,家破人亡!这……这算哪门子道理?”
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普通人只感到前路一片漆黑,无论靖难还是平燕,对他们而言,都只是头顶不断变换的王旗之下,蝼蚁般无力挣扎的命运。活着,成了唯一的奢望,却也是最大的奢望。
恐慌不仅仅在民间蔓延。作为未来靖难主战场的核心区域,北平都司、山东都司下辖的各个卫所军营里,气氛同样诡异而沉重。
沧州卫,一个普通的百户所营地。
本该回营休息的士兵们,却三三两两地聚在校场角落、马棚边上,或蹲或坐,沉默地看着天空中那巨大的幕布,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只有天幕上那不断闪烁的未来战火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年轻却写满茫然与厌倦的脸。
一个小旗模样的年轻军官,名叫赵大勇,用枪矛的尾端无意识地戳着地上的沙土,划出一道道杂乱无章的痕迹。
他抬头望着天幕上那面迎风招展、刚刚插上沧州城头的“燕”字旗,又低头看看自己手中这杆保养得锃亮的长矛,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
“哥几个,”赵大勇的声音干涩沙哑,打破了沉默,“看见没?二十年后,就是咱这沧州卫……让人家两天就给打下来了。”他顿了顿,环视一圈同样沉默的袍泽,“守城的徐凯将军,降了。咱呢?到时候是跟着降?还是……跟燕王死磕?”
没人回答。只有几声沉重的叹息。
另一个老兵抹了把脸,瓮声瓮气地道:“磕?拿啥磕?磕赢了是朝廷的功劳,磕输了是咱们掉脑袋!要是运气不好……要是运气不好,一矛捅出去,正好伤了那位燕王殿下……”
他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恐惧,“那咱全家老小,九族亲戚,都得跟着下去伺候阎王爷!这他娘的不是打仗,是……是催命符啊!”
“就是!”旁边一个年轻些的士兵忍不住接口,带着愤懑和不平,“打蒙古鞑子,那是保家卫国!死了也光荣,家里还能得几斗抚恤粮!可这算啥?叔叔打侄子?抢那把破椅子?”
他啐了一口,“谁坐上去跟咱们小兵有啥关系?还不是一样纳粮当差?凭啥要咱们豁出命去,给他老朱家的家务事当垫背的?赢了没咱的份,输了掉脑袋,伤了贵人更要命!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王……”赵大勇望着天幕上那变幻的旗帜,喃喃自语,手中的长矛无力地垂落在沙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声音,仿佛道出了在场所有卫所兵卒的心声。在这即将到来的、属于朱家的内战风暴中,他们手中的刀枪,第一次显得如此沉重,如此……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