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东昌,勋贵们的赌注 (第2/3页)
着洞悉一切的了然,“朱棣!你想迫我离开德州坚城,南下救援,好于野战中发挥你骑兵之利?哼!”
他猛地一拍城墙垛口,眼中精光爆射:“本将便如你所愿!”
“传令!”盛庸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大军开拔!南下!目标——东昌府(今山东聊城)!”
旌旗招展,号角长鸣!原本固守德州的南军精锐如同开闸的洪流,滚滚南下!速度之快,竟丝毫不逊于燕军!盛庸并非被动地被燕军调动,而是主动选择了战场——东昌!
天幕画面急速推进,最终定格在东昌府城外的广阔原野上。
盛庸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同于之前李景隆的臃肿混乱,这支军队阵型严谨,壁垒森严,刀枪如林,透着一股沉稳厚重的杀气!
中军大纛之下,盛庸按剑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仿佛在等待着猎物的自投罗网。
“将计就计!盛庸此人,果然不凡!”奉天殿前,一位素以知兵著称的文官忍不住击节赞叹,“他看穿了燕王调动他的意图,却顺势而为,主动选择东昌作为决战之地!此地……”
他目光扫过天幕上那相对平坦却并非无险可守的地形,“既非利于燕军骑兵完全展开的旷野,也非利于防守的险要山隘,而是盛庸可以凭坚阵、强弩与燕军一较高下的地方!妙!实在是妙!”
看着天幕上这如同弈棋般步步惊心的战略博弈,看着燕王朱棣的“声东击西”被盛庸反手化为“请君入瓮”,奉天殿前的紧张气氛竟被一种奇异的兴奋和看戏般的轻松所取代。
尤其是殿外勋贵武臣的班列里,更是响起了一片压抑的、带着看好戏意味的笑声。
“哈哈哈,精彩!真他娘的精彩!”一个身材魁梧、嗓门洪亮的侯爷咧着嘴笑道,“燕王殿下这招玩得漂亮,可惜盛庸也不是吃素的!这东昌,怕是要有好戏看了!”
他旁边一位同样勋贵打扮的中年人摸着下巴,分析道:“不过话说回来,此一时彼一时。白沟河之战,李景隆手握六十万大军,燕王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出头,那是绝对的以弱胜强,险之又险!可现在呢?”
他掰着手指头,“燕王得了大宁八万精兵,收拢了李景隆败军中的部分精锐,加上朵颜三卫和原有的兵马,少说也有二十多万!盛庸呢?朝廷连遭两次大败,精锐尽丧,他能凑出十万可用之兵,就算建文天子砸锅卖铁了!兵力上,燕王占优啊!”
“占优归占优,”另一个勋贵插嘴,眼神闪烁,“可盛庸不是李景隆!你看他这阵势摆的,一看就是扎手的硬骨头!燕王那套骑兵冲阵,在东昌这地方,未必好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