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章 道衍踪迹1 (第3/3页)
叫‘道衍’的僧人!”
朱元璋的目光如同实质,牢牢锁在朱棣脸上,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惊愕、茫然、急切、困惑……这些情绪在年轻的儿子脸上交织,显得无比真实。没有躲闪,没有心虚,只有被突然质问的失措。
朱元璋眼底深处那翻腾的惊怒与猜忌,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沸水,终于缓缓平息了一丝。他捻动佛珠的手指,也慢慢恢复了节奏。
看来……是真的不知道。
天幕所示,果然……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一个尚未发生的轨迹?
这个认知,如同一道微光,骤然刺破了朱元璋心中那沉甸甸的阴霾。
既然连老四这个“当事人”此刻都茫然不知,那是否意味着……未来,并非铁板一块?并非不可更改?
就算……就算雄英的早夭,妹子(马皇后)的薨逝,甚至标儿的……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抽,强行将那可怕的念头压下。但至少……至少这大明的江山传承,这储君之位最终花落谁家,他这个开国皇帝,或许还有拨乱反正、乾坤独断的机会!
一丝难以察觉的、属于帝王的掌控欲和深沉的算计,悄然浮现在朱元璋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底。
暖阁内的空气似乎随着朱元璋心绪的微妙变化而松动了一丝,但那无形的压力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朱棣肩头。
朱元璋看着跪在面前,依旧带着惊魂未定神色的儿子,缓缓地、意味深长地开口了,声音竟带上了一丝罕见的、近乎安抚的平静:
“老四。”
“儿臣在。”
“抬起头来。”
朱棣依言抬头,撞进父皇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
“那天幕所示……”朱元璋的语气很缓,像是在斟酌着每一个字的分量,“不过……是虚妄未来投射的一抹光影。是真是幻,尚未可知。你……”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朱棣身上,加重了语气:
“不必太过当真!更不必……为此惶惶不可终日,乱了方寸!”
“是!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朱棣连忙叩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父皇这话……是警告?是提醒?还是……某种更深沉的试探?
那句“不必太过当真”,此刻听在他耳中,竟比最严厉的斥责更让他心惊肉跳!仿佛有无形的枷锁,正随着父皇的话语悄然落下,勒紧了他的脖颈。
“嗯。”朱元璋似乎满意于儿子的反应,挥了挥手,“下去吧。天幕之事,自有朕与朝廷处置。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