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直趋应天:徐家的算计 (第1/3页)
奉天殿前广场,人头攒动。
九天之上的巨幅天幕,光芒流转,再次将洪武十三年的时空,强行拽入数十年后的靖难烽烟。
这一次,画面并非激烈战场,而是一种带着冰冷回顾意味的叙事。
影像里,一个身着绯色一品武官麒麟补服、面容与徐达有几分相似的年轻男子,神色焦灼地在灯火通明的殿堂内踱步——正是年轻许多的徐增寿。
旁白之音如同冰泉流淌,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建文即位,徐增寿擢左都督。燕王起兵前,其屡于御前力陈:‘燕王至亲,富贵已极,何故反耶?’”
画面切换:深夜书房,烛影摇曳。徐增寿伏案疾书,写罢,将密信小心封入蜡丸。一名做家仆打扮的精悍汉子悄然接过,消失在夜色中。
旁白:“靖难既起,增寿暗通燕王,多泄朝廷军机虚实于北。”
再转:金川门巍峨的城楼在望,杀声震天!身着甲胄的徐增寿带着一小队亲兵,神色决绝,正欲冲向紧闭的城门绞盘!突然,一队手持火把、身着文官服饰的兵丁如狼似虎般冲出,为首一人厉声大喝:“徐增寿通燕,奉旨擒拿!”瞬间将其扑倒在地!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一处宫苑。徐增寿被两名侍卫死死按跪在地,龙袍染血的建文帝朱允炆双目赤红,状若疯魔,手中宝剑高高扬起,狠狠劈落!寒光闪过,一颗头颅滚落尘埃,那双年轻的眼中还凝固着惊愕与不甘。
旁白冰冷宣判:“金川门事泄,建文怒甚,亲执剑斩之于左顺门。然其内应之举,已重创金陵城防,燕王终破城而入。”
天幕光芒暗下,广场上一片死寂。无数道目光,如同无形的探针,唰地一下聚焦在殿外勋贵家属席位中那个脸色瞬间煞白的少年身上——洪武十三年的徐增寿,此时才十二岁而已!
短暂的死寂后,勋贵堆里猛地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
“嘶……”颍国公傅友德倒抽一口冷气,咂摸着嘴,眼神复杂地瞥了一眼脸色惨白、强作镇定的徐增寿,又望向殿内徐达那模糊的背影,“徐老三……够胆!也够狠!拿自个儿的脑袋给全家铺路!”
“铺路?这是铺了条通天大道!”宋国公冯胜捋着短须,浑浊的老眼里精光闪烁,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永昌侯蓝玉道,“天德兄(徐达)家教厉害啊!老大徐辉祖在应天,顶着魏国公的名头,必须得站建文那头,不然阖府上下几百口子,第二天就得被锦衣卫抄成白地!可老徐家血脉不能断根啊!老三徐增寿,燕王的小舅子,这不就是现成的另一条腿?两头下注,总有一条腿能踩稳喽!”
蓝玉抱着双臂,下巴微抬,盯着天幕上徐增寿那颗滚落的头颅,嘴角却勾起一抹近乎残酷的欣赏:“一条命,换一个公爵!值!太值了!”
他声音洪亮,带着惯有的豪横,周围的议论声顿时小了下去,都竖起耳朵听这位骄横侯爷的高论。
“你们想想!”蓝玉环视一圈,目光灼灼,“燕王一登基,徐家大姑娘燕王妃立马就是正宫皇后!甭管老大朱高炽还是老二朱高煦将来谁当太子,那都是徐家的亲外甥!有这层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在,徐辉祖就算把建文皇帝顶在脑门子上忠心,燕王敢动他?敢撤了他老徐家世袭罔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