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设立内阁,老李赞赏! (第2/3页)
的侧脸。他时而提笔在奏章上飞快批注,时而因棘手之事长叹一声,揉按着发胀的太阳穴。案头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侍奉的太监悄声换了一茬又一茬。
时光在光影中飞速流逝:洪武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
朱标的鬓角悄然染上点点霜华,挺拔的脊背在经年累月的伏案中渐渐显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偻,清澈的眼眸深处沉淀下挥之不去的倦色。
解说音带着一丝残酷的平静,如同宣读无可更改的判决:“然,宰相既废,天下机务,事无巨细,尽归宸衷。幸而,彼时太子朱标已然成年,仁厚明达,深孚众望。自洪武十三年始,直至洪武二十五年薨逝,整整十二年,太子朱标实际承担了绝大部分本应由宰相署理之繁剧职责!殚精竭虑,夙夜匪懈,为国事呕心沥血……终致其本属康健强韧之躯,在洪武二十四年巡视陕西、体察民情、处置边务归来后,积劳成疾,油尽灯枯,一病不起!”
画面最终定格在病榻之上:朱标面容枯槁,气息微弱,眼神涣散地望着床顶,手中紧握的一份关于陕西屯田的奏章滑落在地……
“标儿——!!!”
奉天殿内,一声压抑到极致、仿佛从灵魂深处撕裂而出的悲鸣轰然炸响!
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弹起,高大的身躯如遭重击般剧烈一晃,若非双手死死抓住冰冷的御案边缘,几乎要栽倒下去!
他那张饱经风霜、惯见生死的刚毅面孔,此刻血色尽褪,惨白如金纸!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死死钉在天幕上儿子朱标那从英姿勃发到形销骨立、最终病榻缠身气若游丝的影像上!
瞳孔在瞬间收缩至针尖大小,里面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是惊骇欲绝!是剜心剧痛!更是……一种足以将他吞噬的、铺天盖地的悔恨与难以置信!
“标儿……标儿他……是被咱……被咱……”
后面的话,如同烧红的烙铁死死卡在喉咙里,灼烧着心肺,朱皇帝竟一时失声,魁梧的身躯筛糠般颤抖起来!
他从未想过,也绝不愿相信!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寄予了无限期望、视作江山万年基石的接班人,竟是被这如山般压下的、由他亲手制造的国事重担,活活累垮、压垮、耗死的!
废除宰相,集权于己,这柄他引以为傲、斩向权臣的双刃剑,最终竟狠狠斩在了他最珍视的爱子身上?!成了压垮大明储君的最后一根、也是最沉重的一根稻草?!
----
天幕画面流转,聚焦于永乐朝的文渊阁内。那七位正五品的翰林官,在堆积如山的奏章中伏案疾书,身影在巨大的权力机器前显得渺小,却又因手中那支能“票拟”意见的笔而隐现分量。解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