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16章 被过河拆桥的李景隆

第116章 被过河拆桥的李景隆

    第116章 被过河拆桥的李景隆 (第2/3页)

追封”的国公、侯爵之列,脸上却没有谭渊般的狂喜,也没有老谭那样的悲痛,反而流露出一种近乎释然的平静,甚至还带着点满足的笑意。

    陈亨笑着点头,眼神坦荡:“武人嘛,马革裹尸是归宿。能死在冲锋的路上,没给祖宗丢脸,就是本分。至于这追封的国公、侯爷……”

    他指了指天幕上那些金光闪闪的爵位封号,“那是咱站对了队,跟对了人,老天爷赏的运气!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周围的年轻将领们闻言,纷纷点头,气氛竟有些豪迈。对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军人而言,能搏个身后名,荫及子孙,已是超出预期的圆满。

    --

    天幕画面最后定格。

    一枚金光灿灿、雕刻着繁复云龙纹的“荣国公”金印被郑重地放置在一件叠放整齐的、略显陈旧的黑色袈裟之上。

    旁白音响起:“永乐十七年,靖难第一谋主、僧录司左善世道衍和尚(姚广孝)圆寂。永乐皇帝追思其定鼎之功,破格追赠其为推忠辅国协谋宣力文臣、荣国公!然其一生未还俗,不受封赏田宅,以僧礼下葬。”

    奉天殿内,龙椅上的朱元璋,眉头紧紧锁起,盯着天幕上那枚与袈裟形成鲜明对比的金印,又看看姚广孝那副古井无波、僧袍飘飘的画像,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怪哉……”老皇帝忍不住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扶手,“一个和尚,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图富贵荣华,不贪娇妻美妾,连田宅封邑都不要……那他拼着性命,撺掇老四造反,图个啥?”

    他实在想不通。青史留名?可这名,是助藩王造反、颠覆正统的“逆名”啊!难道这和尚,就只图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管他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朱元璋摇了摇头,百思不得其解。这姚广孝的心思,比他案头最复杂的奏疏还要难懂。

    或许,这世上真有人,不为利来,不为名往,只为了搅动那历史的漩涡,在滔天巨浪中,证明自己那惊世骇俗的棋局?

    他看着那袈裟上的金印,只觉得这“荣国公”的追封,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荒诞与深意。

    --

    天幕转眼间,将洪武十三年的目光,聚焦在了一个略显文雅的身影上——驸马都尉梅殷。

    应天城头,无数道视线齐刷刷投向那位站在勋贵群中、面容俊朗、气质温润的年轻驸马。

    就连奉天殿内的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正襟危坐,目光凝重。

    梅殷本人更是挺直了腰背,心中既有几分被天幕点名的紧张,又隐隐带着一丝未来可期的兴奋。

    他可是洪武十一年,帝后亲自为嫡长女宁国公主挑选的佳婿,前途....清闲富贵无量!

    天幕画面徐徐展开。不再是金戈铁马,而是朝堂纷争与深宫暗影。

    “建文即位,削藩风起。驸马梅殷,受命总兵淮上,督师四十万,扼守要冲,屏藩京师……”

    旁白音起,画面里出现梅殷身着戎装、坐镇军帐、调兵遣将的身影,眉宇间带着少见的凝重与坚决。

    洪武十三年的梅殷,看着天幕上那个指挥若定、俨然一方统帅的自己,眼睛瞬间瞪大了!这……这跟自己预想的做个富贵清闲驸马,似乎不太一样?

    “燕军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