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永乐四年削藩再起 (第1/3页)
九天巨幕,上一刻还在讲述三佛齐巨寇陈祖义在南海劫掠商船、嚣张跋扈的恶行,就在老朱这怒火焚天之际,天幕画面再转!
旁白音无缝衔接,却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个让朱元璋瞬间眉头紧锁的名字:“而就在郑和舰队回来的前一年,也即是永乐四年,齐王朱榑,因作恶多端,再一次被永乐皇帝贬为庶人,同时也开启了永乐年间对藩王的另一场削藩!”
镜头里,一个身着亲王蟒袍、眉眼间带着几分阴鸷与骄纵之气的青年形象浮现。
朱元璋看着这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却又因其是被俘的陈友谅妃子所生,心中那股因陈祖义而起的滔天怒火,瞬间被一种极其复杂、极其膈应的厌恶感取代。
他眉头拧成疙瘩,鼻腔里发出一声极其不屑的冷哼。这个儿子,虽是他的种,但因为跟陈友谅那个死敌多少有些关系,在他心里,始终如同扎了根刺!
画面飞速闪过建文削藩时齐王朱榑的狼狈:被削护卫,被监视居住,惊惶如丧家之犬。
待到燕军兵临城下,当朱棣派兵“保护”他时,这位齐王殿下竟吓得屁滚尿流,以为建文终于要下杀手,丑态百出。
朱棣靖难成功后,为彰显“复祖宗旧制”、“救兄弟于水火”的正义性,第一时间恢复其王爵,打发回青州就藩。
然而,这位齐王殿下回到封地,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鱼肉百姓,私蓄亡命,甚至被密报“口出怨望,诅咒君上”!
旁白冰冷:“永乐四年,永乐皇帝忍无可忍,下旨夺爵,将齐王朱榑及其家眷押回应天,废为庶人,禁锢于西内高墙。念及骨肉,仍许其衣食无缺,苟活于世。”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垂垂老矣、囚徒般的身影上。
字幕打出:“直至永乐帝之孙,宣德皇帝在位。此被废二十余载之庶人朱榑,仍不安分,阴结外官,图谋不轨。宣德皇帝震怒,终下旨将其与第三子一同赐死。然为全皇家体面,对外仍以亲王礼下葬。”
--
江西分宜县,小院竹影婆娑。
建文朝“削藩急先锋”黄子澄(黄湜),虽尚未接到朱元璋永不录用的明旨,但早已心灰意冷。
他看着天幕上齐王朱榑从骄横到被废再到被赐死的全程,非但没有兔死狐悲之感,反而在竹椅上挺直了腰板,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早知如此”的锐光。
“哼!齐王!周王!此等藩王,骄奢淫逸,目无君父,心怀怨望,削之何错?”
黄湜对着空寂的小院,仿佛在与无形的对手辩论,手指用力地戳着空气。
“建文皇帝削藩,正是从这等劣迹昭彰、易于拿捏之辈着手!步步为营,何错之有?错只错在……”
他眼中猛地爆发出强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