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征漠北:再败阿鲁台 (第1/3页)
画面尚未从斡难河畔的尸山血海中完全淡去——倒伏的鞑靼战旗、染血的弯刀、惊惶溃散的残骑仍在背景中晃动。
旁白音带着一股未散的杀伐之气,急促响起:“永乐八年五月初九,斡难河(今鄂嫩河)畔,明军大破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主力!然,此役仅断鞑靼一臂!另一巨酋——太师阿鲁台,拥精兵数万,盘踞东方,如毒蛇蛰伏,伺机反噬!”
镜头猛然切换!没有休整,没有庆功!一支散发着惊人锋锐之气的明军铁流,正滚滚东进!烟尘蔽日,马蹄声碎,踏碎了刚刚沉寂的草原。
龙纛之下,身着金甲、面容被风沙刻蚀得愈发冷硬的永乐皇帝朱棣,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东方地平线。
旁白斩钉截铁:“帝虑阿鲁台坐大,竟未及打扫战场!传令三军,携大胜之威,星夜兼程,直扑阿鲁台巢穴!”
画面飞速流转,草原地貌在脚下急速后退。旁白报出冰冷的时间与地点:“六月初九,明军前锋抵达靖虏镇(今内蒙古呼伦湖西南)!”
镜头骤然拉近一处地势险要的山谷。谷口狭窄,两侧山峦起伏,正是藏兵匿马的绝佳之地!斥候快马如飞,直抵中军:“报——陛下!阿鲁台部主力,尽匿前方山谷之中!”
“结阵!进击!”朱棣的声音透过天幕传来,带着金铁交鸣般的决绝!
刹那间,明军庞大的阵列如同精密的机器般运转起来!步卒结起厚重的盾墙长矛阵,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缓缓向谷口挤压。骑兵两翼展开,弓弩手压住阵脚,杀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山谷!
谷内果然大乱!镜头探入:只见密密麻麻的帐篷如同白色的蘑菇,杂乱无章地散布在谷地。牛羊惊窜,妇孺哭喊,精壮的鞑靼战士仓促上马,呼喝着试图集结,场面混乱不堪!显然,阿鲁台打着避其锋芒、待明军粮尽自退后东山再起的如意算盘!
突然,一队打着白旗的鞑靼骑兵从谷内奔出,高声呼喊着什么。旁白冷笑:“阿鲁台遣使诈降,欲拖延时间,重整部众!”
龙纛之下,朱棣嘴角勾起一抹洞悉一切的、冰冷的弧度。他甚至连答话都懒得给,手臂猛地一挥!
“杀——!!!”
总攻的号角撕裂长空!
就在明军步卒方阵稳步推进、与谷口仓促迎战的鞑靼前锋撞在一起,激起漫天血浪与金铁交鸣之时!
一支剽悍绝伦的黑色洪流,如同蓄势已久的毒龙,猛地从明军右翼咆哮而出!
当先一将,身披玄甲,手持长槊,正是汉王朱高煦!他双目赤红,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咆哮,一马当先,率领着天下闻名的“三千营”精锐重骑,绕开正面胶着的战线,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狠狠捅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