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征漠北:朱棣的志向 (第3/3页)
,最后目光落在天幕上那象征至高权力的紫禁城轮廓上,眼神变得异常平静而豁达。
“皇位……” 朱棣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近乎洒脱的笑意,“争它作甚?劳心劳力,还落得个骨肉相残的下场。”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
“妙云,我现在想明白了。只要大哥(太子朱标)能好好的,长命百岁,稳稳当当地继承大统。我朱棣,就安安分分做我的燕王!父皇不是一直想扫清漠北吗?我就给他老人家当这个征北大将军!把卫青、霍去病没打完的仗,接着打下去!开疆拓土,青史留名!让后世提起我朱棣,不说什么永乐皇帝,就说——大明燕王,征北大将军!这功绩,未必就比那把椅子差!活得痛快,死得其所!”
他顿了顿,眼神掠过一丝复杂,随即又被坚定取代:“若……若天命难测,大哥真有不测……哼,至少允炆那小子,是绝对没戏了!有这天幕警示,父皇岂能再糊涂?这担子,十有八九还得落到我肩上。可那又如何?没了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没了靖难这场伤筋动骨的内耗,我大明该有多少精兵强将?该能打下多大的疆土?”
想到此,朱棣眼中竟迸发出比之前更加灼热的光芒!那是对一个没有内耗、国力鼎盛、全力向外开拓的煌煌盛世的无限憧憬!
燕王妃静静地听着丈夫的肺腑之言,看着他眼中那久违的、纯粹而炽热的光芒——那是属于一个将军、一个开拓者的光芒,而非被权力扭曲的野心。
她心中的担忧与阴霾,在这一刻,如同被温暖的阳光彻底驱散。
她走上前,轻轻握住朱棣因激动而有些微凉的手,柔声道:“好,王爷。无论未来如何,妾身和孩子们,都跟着您。您做燕王,我们守着北平;您做将军,我们等着您凯旋;您若……真有天命,我们陪着您担着。” 她的笑容温婉而坚定,如同寒冰解冻后最清澈的泉水。
朱棣反手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感受着那份熨帖的温度。
他抬头,只见天幕的光芒渐渐柔和,金辉透过王府的门廊,暖暖地洒在一家四口的身上。
小高炽似乎感受到父母间流淌的暖意,也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颗门牙的憨态;乳母怀中的高煦,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仿佛在应和。
靖难的阴影,皇位的重压,在这一刻,被北疆的捷报和家门内的暖意,冲得烟消云散。
燕王府的二门处,一家四口沐浴在金色的余晖里,如同经历风雨后,终于得见绚烂彩虹,心中一片光明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