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160章 老朱的备用计划

第160章 老朱的备用计划

    第160章 老朱的备用计划 (第1/3页)

    九天巨幕,光华如瀑,将一则来自永乐十三年的冰冷诏令,狠狠砸进洪武十三年仲春的奉天殿:

    “永乐十三年,四月初十。帝为固国本,特旨:设立府军前卫指挥使司,专司护卫皇太孙朱瞻基!置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卫镇抚二人,并经历、千户、百户等军官,计三百余员!精选勇健忠贞之士充任,甲胄精良,拱卫森严!此前,永乐九年,帝已册立皇长孙朱瞻基为皇太孙。皇太子朱高炽居东宫,皇太孙朱瞻基立储副,父子并尊,双星悬天,乃本朝前所未有之制!”

    伴随着这金石交鸣般的宣告,天幕画面定格:

    一座崭新、巍峨、戒备森严远超寻常卫所的衙署拔地而起,玄黑底色的巨大匾额上,“府军前卫”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刺目生辉!

    衙门前宽阔的校场,三百余名精挑细选的彪悍锐士肃然列阵!他们身着特制、鲜亮如火的赤红罩甲,腰挎寒光四射的绣春刀,头戴饰有鲜明翎羽的铁盔,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冰冷,周身散发着百战淬炼出的精悍杀气!军阵森严,鸦雀无声,唯有刀鞘与甲叶在风中发出细微而整齐的铿锵摩擦声。

    所有锐士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聚焦在校场中央高台上那个身着储君常服、身姿挺拔如青松的少年身上——正是皇太孙朱瞻基!他虽年少,眉宇间却已凝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威仪,坦然接受着这支虎狼之师的无声效忠!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

    唯有几枚被摩挲得油光水滑的洪武通宝,在朱元璋枯瘦而稳定的手指间,以一种近乎恒定的节奏,缓慢地、无声地转动着。铜钱边缘与老茧摩擦,发出极其细微、却在此刻死寂大殿中清晰可辨的“沙沙”声。

    这单调的“沙沙”声,仿佛成了殿内唯一流淌的时间。

    突然!

    那持续不断的“沙沙”声,戛然而止!

    老皇帝转动铜钱的手指,如同被无形的寒冰冻住,骤然僵硬!几枚铜钱被他枯瘦却蕴含着恐怖力量的手指死死捏住,深陷于掌心纹路之中,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呈现出一种森然的青白之色。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了头。那张饱经风霜、沟壑纵横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陷眼窝中的眸子,亮得骇人!如同两把烧红的烙铁,穿透了殿内略显昏暗的光线,死死钉在天幕上那几个光芒万丈的鎏金大字——“皇太孙朱瞻基”之上!

    “皇……太……孙……”朱元璋的嘴唇微微翕动,声音低沉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从胸腔最深处,极其艰难地挤出来。这三个字,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极其复杂的重量,重重砸在奉天殿冰冷的金砖地上,也砸在了殿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御阶之下,侍立在侧的太子朱标,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晃。他下意识地抬手,用宽大的袍袖掩住口,发出一两声压抑的轻咳,苍白的脸上迅速掠过一丝不正常的潮红。

    他的目光,带着一种深沉的痛楚和难以言说的疲惫,同样投向天幕,投向那象征着永乐朝未来希望的少年身影,再飞快地、充满忧虑地瞥了一眼侍立在马皇后身边、正仰着小脸好奇望着天幕、浑然不知命运沉重的嫡长子朱雄英。

    马皇后敏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