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朱高煦的请战书 (第1/3页)
九天巨幕,将洪武十三年的时空,拖入永乐二十一年的盛夏七月。
北疆的烽烟,似乎从未真正熄灭,如同蛰伏的恶兽,在短暂的沉寂后,再次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画面起始于一道撕裂长空的狼烟!在苍茫的边墙之上,孤直地刺向铅灰色的天穹。
紧接着,是急促得令人心慌的马蹄声!八百里加急的驿骑,浑身浴满尘土与汗水,如同从地狱归来的使者,一人双马,甚至三马,在驿道上疯狂奔驰!
马匹口吐白沫,骑士的嘴唇干裂出血,唯有那双眼睛,燃烧着十万火急的焦灼!他背后的插着三根染血雉翎的塘报封筒,在疾风中剧烈抖动,如同死神的请柬!
“报——!!!鞑靼阿鲁台部大举入寇!破开平卫!前锋已抵独石口!边军死伤惨重!告急!告急!!!”
凄厉的嘶吼伴随着滚雷般的马蹄,撞破了北京城午后的宁静。塘报如同烧红的烙铁,被层层传递,最终重重地拍在了紫禁城永乐朝那冰冷的金砖地上!
殿内,瞬间死寂。
龙椅之上,身着常服的永乐皇帝朱棣,正与几位重臣商议着漕运疏通之事。
当那染血的塘报被内侍颤抖着呈上御案,朱棣展开只扫了一眼,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冻结!
“砰!”
朱棣猛地一掌拍在坚硬的紫檀木御案上!巨响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他霍然起身,常服下的身躯绷紧如弓,那张被岁月刻上深深沟壑、却依旧威严如天神的面孔,此刻因暴怒而扭曲,双目赤红,燃烧着骇人的火焰!一股无形的、带着铁锈血腥味的杀意,如同实质的浪潮,轰然席卷了整个大殿!
“阿——鲁——台!”三个字,如同从牙缝里生生挤出的冰碴,带着刻骨的恨意与凛冽的杀气,“朕饶你狗命!你竟敢再犯天威!真当朕的刀,钝了吗?!”
短暂的死寂后,殿内轰然炸开!
“陛下!万万不可啊!”须发皆白、颤巍巍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声音嘶哑,“国库……国库已近枯竭!去岁三征漠北,耗费钱粮何止千万!今岁漕运艰难,江南水患,山东蝗灾……百姓嗷嗷待哺,实无余力再支应一场数十万人的远征啊!陛下!三思啊!”
“陛下!士卒疲惫未复!”兵部侍郎紧接着叩首,额头重重触地,“连年征战,边军将士死伤枕藉,幸存者亦伤病缠身。此时再驱疲敝之师远征漠北,恐……恐非善策!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从长计议!”
“陛下!龙体为重!”翰林学士也加入劝谏行列,“漠北苦寒,路途遥远。陛下春秋已高,岂可再亲冒矢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