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胖子的皇后是典范 (第2/3页)
天幕的文字带着一种肃然的敬意,仿佛在复述一段庄严的誓言:
【太皇太后曰:国赖长君,然今上虽幼,乃先帝血脉,天命所归。且太宗肇基,仁宗宣德,三十载励精图治,内阁之制已成,辅弼幼主,足堪重任。妇人预政,非国之福也。】
紧接着,天幕揭示了此举深远的历史意义:
【遂,张太皇太后不垂帘,不预外朝,唯尽心教养幼帝于内宫,约束外戚,以正宫闱。自此,大明后世,无论新皇如何冲龄践祚,再无太后垂帘听政之例,亦绝外戚擅权之祸】
“再无太后垂帘……绝外戚擅权之祸!”
这最后一句,如同九天惊雷,重重劈在奉天殿前每个人的心坎上,尤其是高踞龙椅之上的朱元璋!
朱元璋脸上方才因“胖子”多子而残留的些许戏谑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背脊挺得如同标枪,那双洞察秋毫、蕴含着无上威严的眸子,此刻爆发出慑人的精光,死死钉在天幕那每一个金色大字上。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用力地、一下又一下地捻着自己花白的胡须,指节因为激动和认同而绷紧、发白。
困扰他半生的两大心病——女主干政、外戚坐大——仿佛在这一刻,被天幕中这位未曾谋面、却由他“洪武二十八年”亲手选定的孙媳妇,给出了一个最完美、最符合他心意的答案!这简直像是冥冥之中对他施政理念的最大肯定!
“好!”
一声短促、低沉却蕴含着雷霆万钧之力的赞叹,终于从朱元璋紧抿的唇齿间迸出。这声“好”,不再是对子嗣兴旺的调侃,而是对一个深明大义、目光如炬、以社稷为重的政治家的最高褒奖!
“好!好啊!”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震响,带着一种近乎酣畅淋漓的痛快,在寂静的广场上激荡,“不恋权位!不慕虚名!知进退!明大义!深谙为君为国之本!此等胸襟气魄,此等深谋远虑!”
他激动地用手指点着天幕上“张太皇太后”那几个字,斩钉截铁地下了论断:“此女!当为万世母仪之范!是我朱家之福,更是大明之幸!”
他猛地转向身旁的马皇后,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妹子!听见了吗?洪武二十八年!给高炽选世子妃!这是天定的缘分,更是关乎国运的大事!务必给咱找到这个张家女!此等贤德,此等见识,合该入我朱家门墙,为我朱家镇守这后宫乾坤!”
马皇后亦是心潮澎湃,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