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16章 重建中枢,于谦受命!

第216章 重建中枢,于谦受命!

    第216章 重建中枢,于谦受命! (第2/3页)

堆积如山的军情塘报之间。

    他手指如剑,在沙盘上代表着京师九门的模型和城外险要处飞速点划,声音透过天幕传来,斩钉截铁,带着金戈交鸣般的铁血杀伐之气,清晰地回荡在洪武君臣耳畔:

    “八百里加急!传令河南都司:所辖备操军,即刻拔营,抛弃一切辎重,只携三日口粮,星夜兼程,驰援京师!延误者,斩!”

    “命山东都指挥使:除登、莱、青三府紧要海口留驻水师警戒倭寇,其余所有备倭军步骑,即刻整装,取道陆路,火速北上!沿途州府,全力供给粮草,不得有误!”

    “急令江北及北京周边诸府所有运粮军、漕丁,停止漕运!着甲持械,以营为单位,由各卫所军官统带,限三日之内,尽数汇集京师各门待命!敢有借故推诿、延误者,军法从事!”

    “六百里加急直送南京兵部!着令精选南京沿海备倭军精锐两万,由参将以上得力将领统帅,乘水师快船,昼夜兼程,溯江而上,直抵通州!违期者,提头来见!”

    一道道命令,如同战场上的催魂鼓点,又似一道道无形的铁索,瞬间勒紧了整个帝国早已麻痹的神经!整个大明北方,甚至远及南京的战争潜力,在这个刚刚披上戎装的文官尚书手中,被以一种近乎疯狂、不计代价的效率强行唤醒、驱动!

    洪武君臣仿佛能听到那被点燃的烽燧狼烟,听到那被砸开的武库大门,听到那无数双草鞋、马蹄踏碎关山、撕裂夜幕的轰鸣巨响!一股庞大的、带着绝望与决绝气息的洪流,正向着那座摇摇欲坠的帝都——北京,汹涌汇聚!

    于谦站在沙盘前,背脊挺得笔直,身影在天幕的光影中,宛如一柄即将出鞘、欲饮敌血的绝世神兵!

    天幕的时间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快,压抑的空气并未因兵马的调动而变得轻松,反而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勒得人喘不过气。

    八月十八日,那个最坏的消息,如同裹挟着冰碴的寒风,终于穿透了层层迷雾,狠狠砸在京师每一个人的心头——皇帝朱祁镇,被俘!确凿无疑!

    天幕画面骤然切换,转向了紫禁城深处那座象征着最高母权的宫殿。珠帘低垂,光影朦胧。

    孙太后端坐于帘后,那张年轻而秀丽的脸庞上泪痕宛然,眼睑红肿,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肝肠寸断的痛哭。

    然而,当她的目光透过珠帘,扫过殿下那些或惊慌失措、或面如死灰、或强作镇定的朝臣时,一种惊人的、属于政治家的刚毅和决绝,如同淬火的精钢,在她眼底迅速凝聚、燃烧!

    她没有时间沉溺于悲伤。国祚危殆,千钧一发!

    “召……御前会议!”孙太后的声音透过珠帘传出,带着一丝哭腔未褪的沙哑,却异常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清晰地回荡在空旷而压抑的大殿内,也透过天幕,敲打在洪武君臣的耳膜上。

    很快,核心重臣齐聚。殿内气氛沉重得如同凝固的铅块。孙太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喉咙里的哽咽,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穿透绝望的力量:

    “皇帝陛下身陷虏廷,乃我大明开国未有之奇耻!举国同悲,山河共泣!”她顿了一下,目光如电,扫视全场,“然!社稷存亡,重于泰山!国不可一日无主!神器岂能久虚?!”

    她猛地站起身,珠帘因她的动作而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仿佛是她决心的回响:

    “其一!即刻遴选得力重臣为正使,精选通晓蒙语、胆识过人之士为副使,携国库重金厚礼,星夜兼程,奔赴瓦剌也先大营!务必竭尽全力,晓以利害,动以情理,不惜一切代价,求赎皇帝陛下还朝!” 这道命令,是她作为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