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特殊关注 (第3/3页)
好在,沈善登没有和女人打电话。
大蜜蜜觉得自己不正常,这不是应该的吗,她竟然还高兴上了,被沈善登调教坏了。
沈善登在和团队商量接下来的动作。
本来只是互联网营销,未曾想纸媒也跟进了,美的像是做梦。
丝滑,非常丝滑。
简直如有神助,形势一片大好。
没花多少钱买通稿,简直是他说什么,媒体报道什么。
也就是“三输狂野派”追着他咬,港台小报也有杂音,但问题不大,声音比较大的媒体,态度都很好。
沈善登的判断完全准确,
顶着“认输派”标签确实有好处,能搭上媒体便车。
极小一部分,一小撮声音比较大的媒体记者、编辑,和他思想共鸣,下意识的偏向他。
同时也说明,如今外面电影节,本身带来的收益确实有限,已经不足以让电影人专门去舔。
但获得这些电影节认可,能迎合媒体的偏好,在国内获得版面。
也就是,一小撮媒体,加强了西方鄙视链的力量。
极少的一部分媒体人,用本国的市场、力量、舆论资源,加强鄙视国人的西方鄙视链。
沈善登有点理解以后的一些现象了。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西方鄙视链直接力量,已经不算强大。
但之前的引导、培养,在国内形成了一小撮、极少的利益团体,他们比西方更在乎西方的形象。
后世,大漂亮自己丑态百出。
人家智库、专家、退休政客,都在反思,承认了自己面临巨大问题。
但一小撮媒体就是拼命证明大漂亮没有问题,不仅没有问题,还大赢特赢。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赢麻了。
于是出现了奇景,极少一部分媒体,拼命论证西方鄙视链的优越性,同时打压内部的好事。
当然了,只是一小撮,极少一部分。
大部分,绝大部分媒体还是好的。
同时,也理解,为何有些人笃信西方鄙视链了,谁也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啊。
迎合这套鄙视链是真的有好处,真的如有神助。
等沈善登挂断电话,大蜜蜜提醒道:“华易发行部又催你了,差不多上映吧。”
大蜜蜜劝道:“入行最重要,先进圈子。”
对于沈善登的犟种脾气已经不抱希望。
未曾想,沈善登这次却是点头:“不用等到威尼斯,不过柏林还是要走一趟,我打算《督公》明年3月上映。”
还有事要干,沈善登提起裤子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