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见冯劫 (第3/3页)
内,将方铭一个人留在了院外。
看着眼前的一百名羽林卫,他知道,这是自己大师兄给自己的考验。
一百名羽林卫肃立在门外,玄甲映着朝阳泛出冷冽的光芒。方铭站在一块青石上,望着这些精锐将士,深吸一口气。
"诸位将士!"方铭清朗的声音在回荡,"今日起,我等便是同袍。我知道,你们是秦王亲军,素来只听王命。如今随我赴任,心中必有疑虑。"
队伍中传来轻微的骚动,不少士兵交换着眼色。为首的年轻校尉抱臂而立,冷眼旁观。
方铭目光炯炯,继续道:"但请诸位记住,我们此去蓝田,不是为了我方铭,而是为了践行王命,造福一方百姓!"他声音陡然提高,"你们手中的剑,将用来守护良善;你们的威严,将用来震慑豪强!"
年轻校尉眉头微挑,站直了身子。
"我虽年少,但深知肩上重任。"方铭抚摸着盖聂赠予的青铜短剑,"此去蓝田,我要让那里的百姓知道,秦法之下,再无豪强欺压;王土之上,皆是安居之所!"
他猛地拔剑出鞘,剑锋直指苍穹:"诸位可愿与我同行?不为功名利禄,只为还蓝田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沉默片刻后,队伍中爆发出一阵低吼:"愿随大人!"
年轻校尉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末将王贲,愿效犬马之劳!"他抬起头,十六七岁的面容上已褪去先前的冷漠,"方大人一席话,令王某汗颜。"
(这里和正史修改一下,历史上是王贲灭掉魏国的,这里改成王贲此时还年轻,正在羽林卫历练。灭掉魏国的王翦)
方铭连忙扶起他:"原来是王将军之后!快快请起。"
王贲起身时,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父亲常说,为将者当知为何而战。今日听大人一席话,方知此行之义。"他犹豫片刻,又低声道:"其实...临行前祖父特意嘱咐,要我看看这位少年县令是否名副其实。"
方铭莞尔:"那王兄现在觉得如何?"
王贲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至少这番话说得漂亮。"
方铭听到后,则是哈哈一笑,“王兄,有句话叫做看人不是看他说了多少,而是做了多少。到底是名不副实还是实至名归,咱们~~~事上见?”
“哈哈哈哈,好好好,方大人妙人妙语,那我听方大人的。”
“三天后,城门外,我们等方大人共赴蓝田。”
送走王贲一行人后,方铭站在庭院中望着渐暗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盖聂赠予的青铜短剑。三日后就要启程,他必须在这短短时间内摸清蓝田的底细。
"师兄,我明日想去拜访冯劫大人。"方铭转身对正在擦拭长剑的盖聂说道。
盖聂手中动作一顿,抬眼看他:"你想从他那里打听蓝田的情况?"
"正是。"方铭点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冯大人既被派为监察使,想必对蓝田早有了解。与其到了任上两眼一抹黑,不如提前做些准备。"
盖聂将长剑归鞘,沉吟道:"冯劫此人刚直,最厌谄媚之徒。你若要见他,需以诚相待,切莫耍什么心眼。"
"我明白。"方铭郑重应下。
翌日清晨,方铭换上一袭素色深衣,特意未佩戴任何华贵饰物,只腰间悬着那柄青铜短剑,徒步前往冯府——这是他对这位清廉御史表示的敬意。
冯府位于咸阳城西,是一处简朴的宅院,与周围达官显贵的豪华府邸形成鲜明对比。方铭在门前整了整衣冠,对守门的老仆拱手道:"劳烦通传,新任蓝田县令方铭,特来拜见冯大人。"
老仆打量了这个衣着朴素的少年一眼,慢悠悠地进去通报。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后,他回来引路:"大人请方县令书房相见。"
冯劫的书房陈设极为简单,四壁书架堆满竹简,案几上摊开着几卷文书。他正在批阅公文,见方铭进来,只是略一抬眼:"方县令今日来访,有何贵干?"
方铭深施一礼:"下官三日后便要赴任,特来向冯大人请教蓝田县情。"
冯劫放下手中毛笔,目光如炬:"哦?为何不问李斯丞相,或是其他熟悉蓝田的朝臣,偏偏来找本官?"
"因为下官知道,冯大人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实。"方铭坦然迎上他的目光,"下官此去蓝田,是为治县安民,非为功名利禄。若有差池,不仅辜负王恩,更会害了百姓。故而斗胆前来,求个明白。而且,冯大人与我同赴蓝田,虽只有监察之责,但是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