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斩! (第3/3页)
法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各村之间蔓延开来。
在河西村,一个跛脚的老汉正拄着柴刀在田间劳作。听到消息时,他手中的镰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他踉跄着跑向村口的古槐树,对着树干上那道深深的刀痕喃喃自语——那是他儿子被田家恶奴打死时留下的。
李家沟的祠堂前,几个妇人抱头痛哭。她们颤抖的手里攥着褪色的红绸——那是当年被迫送入田府的姑娘们留下的最后物件。年纪最大的张婆婆颤巍巍地点起三炷香,青烟袅袅中,仿佛又看见孙女投井前那双绝望的眼睛。
最热闹的要数集市旁的茶棚。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将田四的罪行添油加醋地道来。围观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怒吼,有个年轻人甚至当场砸了茶碗,碎片溅了一地。茶棚老板却只是摆摆手,转身从柜底取出一坛珍藏的老酒:"明日此时,请大家共饮!"
夜色渐深,蓝田县却亮如白昼。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起了灯笼,橘红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将整条长街照得通明。村口的空地上,几个青壮汉子正连夜搭建刑台,榔头敲击木桩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每敲一下,就引来围观众人的一阵叫好。
河西村的老槐树下,聚集了数十个村民。他们围着篝火,轮流诉说着田家这些年造下的孽。每说完一桩,就往火堆里扔一件物件——有沾血的锄头,有撕碎的借据,还有从乱葬岗捡回来的破衣裳。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眼中都跳动着复仇的火焰。
更有些性急的年轻人,天不亮就守在了县衙大牢外。他们或蹲或站,眼睛死死盯着那扇铁门,生怕田四会趁夜逃走。有个少年甚至抱来一面破锣,说要在第一缕晨光出现时就敲响它。
连孩童们都感受到了大人们的激动,揉着惺忪的睡眼不肯回家。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叫"血债血偿",却记得父母说过,明天之后,再也不用把辛苦种的粮食白白送人了。